| 1人回答 | 50次阅读
拔了智齿后肿胀一般持续3-5天,1-2周内完全消退。具体时间与创伤程度、术后护理及个人体质有关。
拔牙后24-48小时肿胀达到高峰,此时面部可能出现明显膨隆,伴随局部发热感。冰敷可帮助收缩血管减少渗出,每次敷15分钟,间隔1小时重复。术后3天肿胀开始减轻,软组织淤血逐渐吸收,可改用温热毛巾外敷促进血液循环。若创口无异常,5天后肿胀基本消退,但完全恢复需等待牙龈组织修复,通常需要7-14天。
部分复杂拔牙如阻生智齿拔除,可能因骨组织损伤导致肿胀延长至7天,伴随张口受限或吞咽不适。这类情况需配合抗生素预防感染,常见药物包括阿莫西林胶囊、甲硝唑片等。若肿胀伴随剧烈疼痛或发热超过3天,需警惕干槽症或继发感染。
术后避免剧烈运动、过热饮食及吸烟饮酒,保持口腔清洁。使用复方氯己定含漱液漱口可减少细菌滋生,进食后及时清理食物残渣。若肿胀持续加重或出现脓性分泌物,应立即复诊检查。
有牙周病不一定会口臭,但牙周病是导致口臭的常见原因之一。牙周病可能由菌斑堆积、牙结石刺激、内分泌紊乱等因素引起,表现为牙龈红肿、出血、牙齿松动等症状。若伴有细菌分解食物残渣或坏死组织,可能产生异味。
牙周病患者出现口臭通常与口腔卫生不良有关。牙周袋内堆积的菌斑和牙结石为厌氧菌提供繁殖环境,这些细菌分解蛋白质时释放含硫化合物,产生腐败气味。及时清除牙结石、使用氯己定含漱液等抗菌制剂、定期进行牙周刮治可改善症状。部分患者通过规范治疗和日常维护后,口臭可能完全消失。
部分牙周病患者无明显口臭,可能与病变程度较轻、唾液冲刷作用较强或细菌类型差异有关。深牙周袋虽存在炎症,但若未合并大量坏死组织或特定产气菌感染,异味可能不显著。这类患者仍需治疗牙周病,防止骨质持续吸收。
建议牙周病患者每日使用巴氏刷牙法清洁牙齿,配合牙线及间隙刷清理邻面,每半年接受一次专业洁治。若口臭持续不缓解,需排查扁桃体结石、胃肠疾病等非牙源性因素。避免吸烟、过量饮酒等加重口腔异味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