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科 > 消化内科

小儿黄疸时间过长引起转氨酶高吗

| 1人回答 | 63次阅读

问题描述:
小儿黄疸时间过长引起转氨酶高吗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周小凤
周小凤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副主任医师

小儿黄疸时间过长可能引起转氨酶升高。黄疸持续时间延长可能与胆红素代谢异常、肝脏疾病等因素有关,若合并肝功能损伤,可导致转氨酶升高。

生理性黄疸通常在出生后2-3天出现,1-2周内消退。若黄疸持续超过2周,需警惕病理性黄疸。胆红素代谢异常时,未结合胆红素在血液中蓄积,可能对肝细胞造成间接损伤,引起谷丙转氨酶和谷草转氨酶轻度升高。此时患儿可能仅表现为皮肤黄染加重,无明显食欲减退或精神萎靡。母乳性黄疸是常见原因之一,通常无须特殊治疗,可通过增加喂养频率促进胆红素排泄。

若黄疸伴随转氨酶显著升高,需考虑肝胆系统疾病。胆道闭锁患儿因胆汁排泄受阻,直接胆红素和转氨酶同步上升,可能出现陶土色大便和肝脾肿大。病毒性肝炎如巨细胞病毒感染也可导致肝细胞直接受损,转氨酶可达正常值数倍,同时伴有发热、呕吐等症状。遗传代谢性疾病如糖原累积症会引发长期肝损伤,转氨酶持续异常需结合基因检测确诊。

家长发现患儿黄疸不退或出现嗜睡、拒奶等情况时,应及时就医检查肝功能、肝胆超声等。医生可能根据病因开具茵栀黄口服液退黄,或联用注射用还原型谷胱甘肽护肝。日常需保证充足喂养,避免脱水加重黄疸,并定期监测胆红素水平变化。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拉大便出血有撕裂痛感怎么回事

拉大便出血伴随撕裂痛感可能由肛裂、痔疮、肠道炎症、便秘、肠道肿瘤等原因引起,可通过药物治疗、手术干预、饮食调节等方式缓解。 1、肛裂:肛裂是肛门皮肤或黏膜的裂伤,常因便秘或排便用力过度导致。典型症状为排便时剧烈疼痛和少量鲜红色血液。治疗包括局部使用硝酸甘油软膏0.2%浓度或利多卡因凝胶2%浓度缓解疼痛,同时增加膳食纤维摄入以软化大便。 2、痔疮:痔疮是肛门静脉曲张引起的疾病,常见症状为排便时出血和疼痛。治疗可使用马应龙痔疮膏或复方角菜酸酯栓,每日两次外用。严重者需进行痔疮切除术或激光治疗。 3、肠道炎症:炎症性肠病如溃疡性结肠炎或克罗恩病可能导致肠道黏膜损伤,表现为便血和腹痛。治疗需使用美沙拉嗪500mg,每日三次或泼尼松10mg,每日一次控制炎症,同时避免刺激性食物。 4、便秘:长期便秘可能导致肛门周围组织损伤,引起排便疼痛和出血。治疗建议每日摄入25-30克膳食纤维,如燕麦、全麦面包和蔬菜,同时增加饮水量至每日2升以上。 5、肠道肿瘤:结直肠肿瘤可能导致便血和排便疼痛,常伴随体重下降和排便习惯改变。治疗需进行结肠镜检查确诊,并根据肿瘤分期选择手术切除或放化疗。 饮食上应多摄入富含纤维的食物如燕麦、糙米和绿叶蔬菜,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每日进行适量运动如散步或瑜伽,促进肠道蠕动。保持良好排便习惯,避免长时间蹲厕。若症状持续或加重,建议及时就医进行详细检查。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