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67次阅读
新生儿黄疸可通过日光照射、增加喂养频次、口服药物、蓝光治疗等方式消退,通常由胆红素代谢异常、母乳性黄疸、溶血性疾病、肝胆系统发育不全等原因引起。
1、日光照射自然光中的蓝光有助于分解胆红素,建议每天在非直射阳光下暴露新生儿皮肤10-15分钟,注意保护眼睛和避免晒伤。
2、增加喂养通过增加母乳或配方奶喂养频次促进排便,帮助胆红素排出体外。母乳喂养每日应达到8-12次,配方奶喂养按需供给。
3、口服药物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茵栀黄口服液、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苯巴比妥片等药物辅助退黄,需严格遵医嘱控制剂量。
4、蓝光治疗中重度黄疸需住院进行蓝光照射治疗,通过特定波长光线转化胆红素结构,治疗期间需监测体温和补水。
家长需每日观察黄疸变化,若发现皮肤黄染加重、嗜睡或拒奶等情况应立即就医,避免发展为核黄疸等严重并发症。
小孩子一睡觉就咳嗽可能由体位性鼻液倒流、室内空气干燥、过敏性鼻炎、胃食管反流等因素引起,家长需注意观察咳嗽特点及伴随症状。
1、体位性鼻液倒流平躺时鼻腔分泌物易倒流刺激咽喉,表现为干咳或清嗓样咳嗽。建议家长抬高孩子床头30度,睡前用生理盐水清洗鼻腔。
2、室内空气干燥干燥空气刺激呼吸道黏膜引发咳嗽。家长需保持卧室湿度在50%-60%,可使用加湿器或放置水盆增加湿度。
3、过敏性鼻炎可能与尘螨、霉菌等过敏原有关,表现为阵发性咳嗽伴鼻痒喷嚏。可遵医嘱使用氯雷他定糖浆、孟鲁司特钠颗粒或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
4、胃食管反流夜间胃酸反流刺激咽喉,常见于进食后1小时内入睡的儿童。建议少量多餐,睡前2小时禁食,必要时医生可能开具奥美拉唑颗粒。
若咳嗽持续超过2周或出现喘息、发热等症状,应及时带孩子到儿科或呼吸科就诊,避免自行用药延误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