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54次阅读
激素治疗肾病可能引起向心性肥胖、血糖升高、骨质疏松、感染风险增加、消化道溃疡等副作用。激素常用于治疗肾病综合征、狼疮性肾炎等疾病,需严格遵医嘱使用并定期监测。
长期使用激素可能导致脂肪重新分布,表现为面部圆润、腹部脂肪堆积等向心性肥胖症状。这与激素促进脂肪分解和抑制脂肪合成有关。患者可能出现满月脸、水牛背等特征性改变。建议控制饮食热量并增加有氧运动,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调整用药方案。
激素会拮抗胰岛素作用,可能引发类固醇性糖尿病或加重原有糖尿病。患者可能出现多饮、多尿、乏力等症状。需定期监测血糖,必要时使用胰岛素或口服降糖药控制。饮食上需限制精制碳水化合物摄入,选择低升糖指数食物。
激素抑制成骨细胞活性并促进钙排泄,长期使用可能引起骨量减少甚至病理性骨折。患者可能出现腰背疼痛、身高变矮等症状。建议补充钙剂和维生素D,适当进行负重运动,严重时需使用双膦酸盐类药物预防骨折。
激素会抑制免疫功能,增加细菌、病毒和真菌感染概率。常见呼吸道、泌尿系统感染,严重时可发生机会性感染。患者可能出现发热、咳嗽、尿频等症状。需避免接触传染源,出现感染迹象时及时就医,必要时预防性使用抗生素。
激素可能破坏胃黏膜屏障,增加胃酸分泌,诱发或加重消化性溃疡。患者可能出现上腹痛、黑便等症状。建议避免辛辣刺激食物,必要时联用质子泵抑制剂保护胃黏膜,如奥美拉唑肠溶胶囊、雷贝拉唑钠肠溶片等。
接受激素治疗的肾病患者需定期复查血压、血糖、骨密度等指标,出现明显副作用时应及时与医生沟通调整治疗方案。日常注意低盐优质蛋白饮食,避免剧烈运动防止骨折,保持良好作息以增强免疫力。治疗期间不建议自行增减药量或突然停药,所有用药调整都应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