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40次阅读
肾结石多数情况下可以通过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主要适用于直径小于20毫米的肾盂或上段输尿管结石,禁忌证包括严重肥胖、凝血功能障碍、尿路感染未控制等。
1、适应症:体外冲击波碎石适合硬度较低、直径10-20毫米的结石,对含钙结石有效率较高,治疗前需通过CT或超声明确结石位置及性质。
2、治疗原理:通过高能冲击波聚焦于结石,使其碎裂成小于4毫米的颗粒随尿液排出,单次治疗约需30-60分钟,通常需重复进行1-3次。
3、术前准备:治疗前需完善凝血功能检查,停用抗凝药物3-5天,术前1小时饮水500毫升保持膀胱适度充盈,需提前进行尿培养排除感染。
4、术后护理:术后可能出现血尿、肾绞痛,需增加饮水量至每日2000毫升以上,配合排石药物如坦索罗辛,2周后复查超声评估排石效果。
建议术后1个月内避免剧烈运动,限制高草酸食物摄入,定期监测结石复发情况,复杂性结石需联合输尿管镜等综合治疗。
输尿管结石多数可以自行排出,具体与结石大小、位置、输尿管条件等因素有关,通常直径小于5毫米的结石排出概率较高。
1、结石大小:直径小于5毫米的结石自然排出率可达80%以上,超过8毫米的结石通常需要医疗干预。
2、结石位置:位于输尿管上段的结石排出难度较大,中下段结石因输尿管逐渐增宽更易排出。
3、输尿管条件:输尿管存在狭窄或畸形时会影响结石排出,正常解剖结构的输尿管更有利于结石移动。
4、辅助治疗:药物排石治疗可帮助输尿管扩张,体外冲击波碎石适用于特定大小的结石。
建议每日饮水2000毫升以上促进结石排出,出现剧烈腰痛、血尿或发热时应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