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54次阅读
小儿支气管肺炎与哮喘的区别主要有发病机制不同、临床表现不同、病程进展不同、治疗方法不同。
1. 发病机制支气管肺炎多为细菌或病毒感染引起的肺部炎症,哮喘则是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与过敏体质和遗传因素相关。
2. 临床表现支气管肺炎常见发热、咳嗽伴痰鸣音,肺部听诊有固定湿啰音;哮喘以反复发作性喘息为主,发作时肺部可闻及广泛哮鸣音。
3. 病程进展支气管肺炎多为急性病程,经抗感染治疗后可痊愈;哮喘呈慢性反复发作,需长期控制治疗。
4. 治疗方法支气管肺炎主要采用抗生素治疗,哮喘需使用吸入性糖皮质激素和支气管扩张剂进行长期管理。
家长发现孩子出现呼吸道症状时应及时就医,医生会根据病史、体征和辅助检查明确诊断,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
五个月的宝宝发烧打退烧针后不建议捂汗。捂汗可能导致体温调节失衡、脱水风险增加、散热障碍、诱发热性惊厥等风险。
1、体温失衡婴幼儿体温调节中枢发育不完善,捂汗会阻碍汗液蒸发散热,导致核心体温进一步升高。建议家长保持环境温度适宜,采用温水擦浴物理降温。
2、脱水风险退烧针后大量出汗会加速体液流失,婴儿血容量少更易发生脱水。家长需每2小时监测尿量,必要时补充口服补液盐。
3、散热障碍包裹过严会阻碍皮肤与空气热交换。应给宝宝穿着透气棉质衣物,室温维持在24-26摄氏度,避免使用电热毯等加热设备。
4、惊厥诱因体温骤升可能诱发热性惊厥。若出现四肢抽搐、意识丧失等症状,需立即侧卧并就医。可备用地西泮栓剂应急,但须严格遵医嘱使用。
发热期间应保持母乳或配方奶喂养,适当增加喂哺次数,避免穿戴过多衣物,每小时监测体温变化。如持续高热或精神萎靡需及时儿科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