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37次阅读
保护耳朵预防听力下降的方法有避免噪音、正确清洁、控制耳机音量、定期检查听力。
1、避免噪音长期暴露在85分贝以上噪音环境中会导致听力损伤,建议在嘈杂场所使用降噪耳塞或减少停留时间。
2、正确清洁使用棉签清理耳道可能将耳垢推向深处,建议用温热毛巾擦拭外耳,耳垢堵塞严重时需就医处理。
3、控制音量使用耳机时遵循60-60原则,即音量不超过设备最大音量的60%,连续使用时间不超过60分钟。
4、定期检查40岁以上人群建议每年进行纯音测听检查,突发听力下降或耳鸣需立即就诊耳鼻喉科。
日常可多食用富含锌和镁的坚果、深海鱼,避免用力擤鼻涕或潜水等可能损伤耳膜的行为。
中耳炎可能由感冒继发感染、咽鼓管功能障碍、细菌或病毒感染、过敏性鼻炎等因素引起,可通过抗生素治疗、鼻腔冲洗、鼓膜穿刺、抗过敏药物等方式缓解。
1、感冒继发感染上呼吸道感染后病原体经咽鼓管侵入中耳,表现为耳痛和听力下降。治疗需针对原发病使用解热镇痛药,中耳渗出时可选用氧氟沙星滴耳液、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桉柠蒎肠溶软胶囊。
2、咽鼓管功能障碍腺样体肥大或气压骤变导致咽鼓管堵塞,引发中耳负压和积液。可通过咀嚼动作改善,急性期需用盐酸羟甲唑啉喷雾剂减轻水肿,配合糜蛋白酶雾化吸入。
3、病原体感染肺炎链球菌或流感嗜血杆菌直接感染中耳黏膜,常伴随发热和鼓膜充血。细菌性感染需用头孢克洛干混悬剂,病毒性感染可用更昔洛韦,混合感染可联用克拉霉素。
4、过敏性鼻炎鼻黏膜水肿波及咽鼓管开口,诱发分泌性中耳炎。需使用氯雷他定糖浆控制过敏反应,辅以布地奈德鼻喷雾剂,严重者需行鼓室置管术。
保持鼻腔通畅,避免用力擤鼻,游泳时佩戴耳塞,儿童发病应及时就医评估腺样体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