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49次阅读
高锰酸钾中毒可能由误服高浓度溶液、皮肤黏膜接触、吸入粉尘、医疗操作失误、职业暴露等因素引起,通常表现为口腔灼痛、呕吐、呼吸困难、黏膜腐蚀等症状。高锰酸钾中毒可通过催吐洗胃、使用解毒剂、支持治疗、皮肤冲洗、预防感染等方式处理。
1、误服高浓度溶液
误服高锰酸钾溶液是常见原因,尤其儿童可能因好奇误食存放不当的紫色晶体或溶液。高锰酸钾强氧化性会腐蚀消化道黏膜,引发剧烈腹痛、呕血。需立即用清水或维生素C溶液漱口,禁止催吐以防穿孔,尽快就医进行胃管洗胃。临床常用硫代硫酸钠注射液中和毒性,配合奥美拉唑肠溶胶囊保护胃肠黏膜。
2、皮肤黏膜接触
配制高锰酸钾溶液时未稀释直接接触皮肤,或坐浴浓度过高会导致化学烧伤。表现为接触部位棕黑色染色、疼痛性溃疡。需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15分钟以上,严重时用5%亚硫酸氢钠溶液湿敷。接触眼部需用生理盐水冲洗后使用左氧氟沙星滴眼液预防感染,皮肤破损可涂抹莫匹罗星软膏。
3、吸入粉尘
研磨高锰酸钾晶体时吸入粉尘可能损伤呼吸道,出现咳嗽、喉头水肿等刺激症状。职业暴露人群需佩戴N95口罩,发生吸入后转移至通风处,雾化吸入布地奈德混悬液缓解炎症。长期接触可能引发支气管炎,需定期进行肺功能检查。
4、医疗操作失误
妇科冲洗或伤口消毒时使用未充分稀释的高锰酸钾溶液,会导致会阴部黏膜坏死。正确配制应为1:5000浓度(0.02%),呈现淡粉色。发生灼伤后需用乳酸依沙吖啶溶液湿敷,疼痛明显时可口服对乙酰氨基酚片,合并感染需用头孢克洛分散片抗炎。
5、职业暴露
化工生产或实验室工作人员长期接触高锰酸钾粉末,可能通过呼吸道或皮肤吸收导致慢性中毒。表现为指甲褐变、神经系统症状。需严格穿戴防护装备,工作后彻底清洁。出现震颤等锰中毒症状时,需使用依地酸钙钠注射液进行驱锰治疗。
预防高锰酸钾中毒需妥善存放药品避免儿童接触,使用前严格按说明书稀释。接触后立即用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误服者尽快送医。日常避免用高锰酸钾溶液长期坐浴,配制时佩戴手套口罩。出现黏膜溃疡需保持创面清洁,遵医嘱使用康复新液促进愈合,两周内进食温凉流质饮食减少消化道刺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