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48次阅读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的一种严重并发症,主要由长期血糖控制不佳导致周围神经病变和血管病变引起,表现为足部溃疡、感染或坏死。
1、定义区别糖尿病是代谢性疾病,糖尿病足是其局部组织损伤的继发表现,属于慢性并发症范畴。
2、发病机制高血糖损害微血管和神经末梢,导致足部感觉减退、血液循环障碍,轻微外伤即可引发难愈性创面。
3、临床表现早期出现足部麻木刺痛,进展期可见皮肤干燥皲裂,晚期可能发生坏疽甚至需要截肢。
4、防治重点严格控制血糖血压,每日检查足部皮肤,选择宽松透气的鞋袜,出现伤口立即就医处理。
建议糖尿病患者每季度进行足部专科检查,保持适度运动促进下肢血液循环,避免用热水袋直接暖脚以防烫伤。
空腹血糖9.5mmol/L属于糖尿病控制不佳状态,需结合糖化血红蛋白及并发症评估病情分级。
1、轻度高血糖空腹血糖7.0-8.4mmol/L为轻度升高,可通过饮食调整和运动干预改善,建议选择低升糖指数食物如燕麦、荞麦。
2、中度高血糖空腹血糖8.5-11.0mmol/L需药物干预,可能与胰岛素抵抗或β细胞功能减退有关,表现为多饮多尿,可遵医嘱使用二甲双胍、格列美脲等药物。
3、重度高血糖空腹血糖超过11.1mmol/L提示存在酮症风险,需立即就医调整治疗方案,可能与急性感染或胰岛素严重缺乏相关,需检测尿酮体。
4、并发症评估长期血糖9.5mmol/L可能引发视网膜病变等微血管并发症,建议完善眼底检查和尿微量白蛋白检测。
建议糖尿病患者定期监测三餐前后血糖,保持每日3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出现视力模糊或肢体麻木需及时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