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58次阅读
老花眼通常出现在40-45岁以后,与眼睛晶状体弹性下降、睫状肌调节能力减弱有关。老花眼属于生理性退化现象,主要表现为近距离视物模糊、阅读需拉远距离、眼睛易疲劳等。
老花眼的出现年龄存在个体差异。多数人在40岁后开始出现早期症状,45-50岁症状逐渐明显,可能与长期用眼习惯、紫外线暴露、全身健康状况等因素相关。部分人群因近视度数较高或长期从事近距离工作,老花症状可能推迟到50岁后显现。少数人因遗传因素或糖尿病等全身疾病影响,可能在38岁前出现早发性老花。老花程度随年龄增长而加深,一般60岁后度数趋于稳定。
建议40岁以上人群每年进行视力检查,出现视物模糊时及时验光配镜。日常避免长时间近距离用眼,阅读时保持30厘米距离和充足光照,多摄入富含叶黄素、维生素A的深色蔬菜水果,适度进行眼球转动训练有助于延缓调节功能衰退。若伴有头痛、眼胀等症状需排查青光眼等眼部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