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科 > 神经内科

脑出血应该怎么护理

| 1人回答 | 64次阅读

问题描述:
脑出血应该怎么护理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廖张元
廖张元 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 主任医师

脑出血可通过体位管理、生命体征监测、康复训练、预防并发症等方式护理。脑出血通常由高血压、脑血管畸形、凝血功能障碍、外伤等原因引起。

1、体位管理:

保持头部抬高15-30度,避免颈部屈曲或扭转,每2小时协助翻身一次,预防压疮和静脉血栓形成。

2、生命体征监测:

密切观察意识状态、瞳孔变化及血压波动,血压控制在160/90mmHg以下,警惕再出血或脑疝发生。

3、康复训练:

病情稳定后尽早开展被动关节活动,逐步过渡到坐位平衡、站立训练,配合语言和吞咽功能康复。

4、预防并发症:

定期拍背排痰预防肺炎,留置导尿期间做好会阴消毒,使用气垫床降低压疮风险。

护理期间需保持环境安静,避免情绪激动,给予低盐低脂易消化饮食,遵医嘱按时服用降压药和神经营养药物。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老年人偶尔手抖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老年人偶尔手抖可能由生理性震颤、低血糖、帕金森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等原因引起,需结合具体表现判断严重程度。

1. 生理性震颤:

衰老导致神经系统调节功能减退,表现为轻微手抖,无须特殊治疗,可通过减少咖啡因摄入、保证睡眠改善。

2. 低血糖:

饥饿或糖尿病用药不当导致血糖过低,伴随心慌出汗,立即进食含糖食物可缓解,反复发作需调整降糖方案。

3. 帕金森病:

与黑质多巴胺神经元退化有关,典型表现为静止性震颤,可遵医嘱使用左旋多巴、普拉克索、恩他卡朋等药物控制症状。

4. 甲亢:

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引发代谢亢进,常伴心悸消瘦,需抗甲状腺药物如甲巯咪唑治疗,定期监测甲状腺功能。

建议记录手抖频率和诱因,避免过度疲劳,均衡补充B族维生素,症状持续或加重时及时到神经内科就诊。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