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46次阅读
脱臼可通过手法复位、固定制动、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处理。脱臼通常由外伤、关节发育不良、肌肉松弛、退行性病变等原因引起。
1、手法复位由专业医生通过牵引或旋转等手法使关节恢复正常位置,操作前需排除骨折风险,复位后可能出现短暂疼痛肿胀。
2、固定制动使用支具或绷带固定关节2-4周,避免二次损伤,固定期间需定期检查皮肤状况和血液循环。
3、药物治疗可遵医嘱使用布洛芬缓释胶囊、双氯芬酸钠肠溶片、塞来昔布胶囊等非甾体抗炎药缓解疼痛和炎症反应。
4、手术治疗适用于复发性脱臼或合并韧带损伤者,常见术式有关节囊修复术、韧带重建术,术后需配合康复训练。
恢复期间避免剧烈运动,可适当补充钙质和优质蛋白促进组织修复,定期复查评估关节稳定性。
腰椎间盘突出可通过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术、椎间盘镜手术、经皮椎间盘切除术、微创椎间融合术等方法治疗。
1、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术通过椎间孔入路摘除压迫神经的髓核组织,创口仅7毫米,适用于单纯性椎间盘突出。
2、椎间盘镜手术在内窥镜辅助下切除病变椎间盘,能清晰分辨神经血管结构,适合合并椎管狭窄患者。
3、经皮椎间盘切除术采用射频消融或激光气化技术缩小突出间盘体积,对纤维环完整者效果显著。
4、微创椎间融合术通过通道技术植入融合器稳定脊柱,适用于严重椎间盘退变伴腰椎不稳病例。
术后需遵医嘱进行核心肌群训练,避免久坐及负重活动,定期复查评估康复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