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60次阅读
晚期胰腺癌手术后可通过姑息性手术、化疗、靶向治疗、疼痛管理等方式治疗。晚期胰腺癌通常由肿瘤转移、局部浸润、血管侵犯、恶病质等原因引起。
1、姑息性手术:针对胆道梗阻或消化道梗阻进行胆肠吻合、胃肠吻合等手术,可能与肿瘤压迫胆管、侵犯十二指肠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黄疸、呕吐等症状。
2、化疗:使用吉西他滨联合白蛋白紫杉醇方案或FOLFIRINOX方案,可能与肿瘤细胞增殖活跃、基因突变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CA19-9升高、腹部包块等症状。
3、靶向治疗:采用厄洛替尼或奥拉帕利等PARP抑制剂,可能与BRCA基因突变、同源重组修复缺陷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家族遗传史、化疗耐药等症状。
4、疼痛管理:使用盐酸羟考酮缓释片联合加巴喷丁,可能与肿瘤侵犯腹腔神经丛、骨转移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持续性腹痛、夜间痛醒等症状。
术后需加强营养支持,选择短肽型肠内营养粉剂,每日分6-8次少量进食,家属应记录24小时出入量并定期复查血常规及肿瘤标志物。
胃底低分化腺癌属于恶性程度较高的胃癌类型,治疗难度相对较大,但通过综合治疗仍可能获得一定效果。治疗方案主要有手术切除、化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
1、手术切除:早期病例可通过根治性手术切除肿瘤组织,中晚期患者可能需联合脏器切除。手术效果与肿瘤分期密切相关。
2、化疗:常用方案包含顺铂、奥沙利铂等铂类药物联合氟尿嘧啶类,可术前新辅助化疗或术后辅助化疗,有助于控制微转移灶。
3、靶向治疗:针对HER2阳性患者可使用曲妥珠单抗,血管生成抑制剂如阿帕替尼也可能作为选择,需根据基因检测结果制定方案。
4、免疫治疗:PD-1抑制剂如纳武利尤单抗适用于MSI-H/dMMR亚型或高TMB患者,可改善晚期病例生存期。
建议确诊后尽快由肿瘤专科医生评估分期并制定个体化方案,治疗期间注意营养支持,保持积极心态配合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