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科 > 呼吸内科

儿童支气管肺炎发烧怎么办?

| 1人回答 | 87次阅读

问题描述:
儿童支气管肺炎发烧怎么办?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周小凤
周小凤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副主任医师

儿童支气管肺炎发烧可通过物理降温、补充水分、药物治疗、雾化吸入、就医治疗等方式缓解。支气管肺炎通常由病毒感染、细菌感染、支原体感染、过敏反应、免疫功能低下等原因引起。

1、物理降温

儿童发烧时可采用温水擦浴或退热贴进行物理降温。温水擦浴时使用32-34℃温水擦拭颈部、腋窝、腹股沟等大血管走行部位,每次擦拭10分钟。退热贴可贴于额头或颈部,每4小时更换一次。物理降温适合体温在38.5℃以下的低热情况,能避免药物副作用。

2、补充水分

发烧会导致儿童体液流失加快,需要少量多次补充温开水、淡盐水或口服补液盐。6个月以下婴儿可增加母乳喂养次数,较大儿童可饮用稀释果汁。补液量按每日每公斤体重80-100毫升计算,分8-10次给予。保持尿量正常和尿液淡黄色是判断补液充足的重要指标。

3、药物治疗

体温超过38.5℃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退热药物。常用药物包括布洛芬混悬液、对乙酰氨基酚滴剂、小儿退热栓等。细菌感染需使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干混悬剂、头孢克洛颗粒等抗生素。用药期间家长需监测体温变化和药物不良反应,不可自行调整剂量。

4、雾化吸入

支气管肺炎伴有明显咳嗽、喘息时可进行雾化吸入治疗。常用雾化药物包括吸入用布地奈德混悬液、硫酸特布他林雾化液、吸入用乙酰半胱氨酸溶液等。雾化器面罩需紧贴面部,每次吸入10-15分钟,每日2-3次。吸入后需漱口并拍背排痰。

5、就医治疗

当儿童出现持续高热超过3天、呼吸急促、口唇发绀、精神萎靡或抽搐等症状时,家长应立即带其就医。医生会根据病情进行血常规、胸片等检查,严重者需住院治疗。静脉输液适用于不能口服补液的患儿,氧疗用于血氧饱和度低于92%的情况。

儿童支气管肺炎发烧期间,家长需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湿度维持在50%-60%。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可给予米粥、面条、蒸蛋等食物。避免剧烈运动和过度包裹衣物,每日测量体温4-6次。恢复期应继续观察1-2周,避免复发。注意与其他儿童隔离,防止交叉感染。按时完成医嘱疗程,不可擅自停药。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小儿病毒性脑膜炎症状及治疗

小儿病毒性脑膜炎的症状主要包括发热、头痛、呕吐、精神萎靡、颈项强直等,治疗方式有抗病毒治疗、对症支持治疗、降低颅内压治疗、营养神经治疗、康复治疗等。病毒性脑膜炎是由多种病毒感染引起的脑膜炎症,常见病原体有肠道病毒、单纯疱疹病毒、腮腺炎病毒等。

1、发热

发热是小儿病毒性脑膜炎的常见症状,体温可能超过38摄氏度,部分患儿会出现高热惊厥。发热可能与病毒侵入中枢神经系统后引发炎症反应有关。家长需密切监测患儿体温变化,及时采取物理降温措施,如温水擦浴、退热贴等。若体温持续不降或出现惊厥,应立即就医。

2、头痛

头痛多表现为持续性胀痛或搏动性疼痛,婴幼儿可能表现为烦躁哭闹、拒乳。头痛与颅内压增高及脑膜刺激有关。家长可让患儿保持安静,避免强光刺激,必要时遵医嘱使用布洛芬混悬液、对乙酰氨基酚口服溶液等药物缓解症状。

3、呕吐

呕吐多为喷射性,与进食无关,常伴随头痛出现。呕吐由颅内压增高刺激呕吐中枢所致。家长需注意防止患儿误吸,保持呼吸道通畅,可少量多次喂食清淡流质食物。严重呕吐需静脉补液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4、精神萎靡

患儿表现为嗜睡、反应迟钝、表情淡漠,严重者可出现意识障碍。这与病毒直接损害脑细胞及脑水肿有关。家长需观察患儿意识状态变化,记录清醒与睡眠时间,发现异常及时告知医生。治疗上可使用甘露醇注射液降低颅内压,辅以甲钴胺片营养神经。

5、颈项强直

患儿颈部肌肉僵硬,被动屈颈时有抵抗感,是脑膜刺激征的典型表现。检查时可出现布鲁津斯基征、克尼格征阳性。治疗需针对病因使用阿昔洛韦注射液等抗病毒药物,同时配合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减轻炎症反应。

小儿病毒性脑膜炎患儿应卧床休息,保持室内安静通风。饮食宜清淡易消化,保证足够热量和蛋白质摄入。恢复期可进行适当的肢体活动和认知训练,促进神经功能恢复。家长需遵医嘱按时给患儿服药,定期复查脑电图和头颅影像学检查。出现抽搐、意识改变等病情变化时需立即就医。预防方面应注意手卫生,避免接触呼吸道感染患者,按时接种麻疹、腮腺炎、风疹等疫苗。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