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妇产科 > 妇科 > 月经不调

乳腺结核的四个特征

| 1人回答 | 91次阅读

问题描述:
乳腺结核的四个特征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巩丽
巩丽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主治医师

乳腺结核主要表现为乳腺肿块、皮肤改变、乳头溢液和腋窝淋巴结肿大。乳腺结核是由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引起的乳腺慢性炎症,属于肺外结核的一种,临床相对少见但需及时干预。

1、乳腺肿块

乳腺结核早期多表现为单侧乳腺无痛性硬结,质地中等偏硬,边界不清且活动度差。肿块可逐渐增大并与皮肤粘连,易被误诊为乳腺癌。肿块中心可能出现干酪样坏死,形成冷脓肿时触诊有波动感。部分患者伴随低热、盗汗等结核中毒症状。确诊需结合结核菌素试验、乳腺超声或穿刺活检,治疗需规范抗结核药物如异烟肼片、利福平胶囊、吡嗪酰胺片联合使用。

2、皮肤改变

病变进展后乳房皮肤出现橘皮样变或酒窝征,局部皮肤可发红、变薄甚至破溃形成窦道,排出稀薄脓液或干酪样物质。皮肤溃疡边缘呈潜行性,基底为苍白肉芽组织。这种改变与结核杆菌引发的慢性肉芽肿性炎症相关,需与乳腺炎或皮肤结核鉴别。局部处理需配合消毒换药,全身治疗需持续使用乙胺丁醇片等抗结核药物。

3、乳头溢液

约三成患者出现乳头溢液,多为浆液性或脓性分泌物,偶见血性溢液。导管受累时可能表现为乳头内陷或导管扩张。该症状与结核病变破坏乳腺导管结构有关,需通过溢液涂片找抗酸杆菌或乳腺导管造影辅助诊断。治疗期间需保持乳头清洁,避免继发感染,同时规范使用链霉素注射液等药物控制结核进展。

4、腋窝淋巴结肿大

半数以上病例伴随同侧腋窝淋巴结肿大,淋巴结质地坚硬、相互融合且活动度差,后期可能液化破溃。这是结核杆菌经淋巴途径播散的典型表现,需与淋巴瘤或转移癌鉴别。超声检查可见淋巴结结构破坏伴坏死灶,治疗需延长抗结核疗程至9-12个月,必要时对化脓淋巴结穿刺引流。

乳腺结核患者需保证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适当增加牛奶、鸡蛋、瘦肉等优质蛋白摄入以支持免疫功能。日常避免挤压乳房肿块,穿着宽松棉质内衣减少皮肤摩擦。治疗期间每月复查肝肾功能,观察药物不良反应。出现新发肿块或症状加重时需及时复诊调整方案,哺乳期患者应暂停母乳喂养直至治愈。保持规律作息与适度运动有助于增强抗结核治疗效果。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月经不走的原因有哪些

月经不走可能与内分泌失调、子宫肌瘤、子宫内膜息肉、凝血功能障碍、多囊卵巢综合征等因素有关。月经不走通常表现为经期延长、经量增多等症状,建议及时就医检查。

1、内分泌失调

内分泌失调可能导致月经周期紊乱,引起月经不走。长期熬夜、精神压力大、过度节食等因素可能干扰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功能,导致雌激素和孕激素分泌异常。调整作息、减轻压力、均衡饮食有助于改善症状,必要时需遵医嘱使用黄体酮胶囊、地屈孕酮片等药物调节激素水平。

2、子宫肌瘤

子宫肌瘤是常见的良性肿瘤,可能压迫子宫内膜或影响子宫收缩,导致月经不走。肌瘤生长位置和大小不同,症状也有所差异,可能伴随经量增多、下腹坠胀感。超声检查可明确诊断,较小肌瘤可遵医嘱使用米非司酮片缩小子宫肌瘤,较大肌瘤可能需要手术切除。

3、子宫内膜息肉

子宫内膜息肉可能干扰子宫内膜正常脱落,引起月经不走。息肉可能单发或多发,通常伴随经间期出血。宫腔镜检查是诊断金标准,可在检查同时进行息肉摘除术,术后可能需短期使用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预防复发。

4、凝血功能障碍

凝血功能障碍可能导致月经不走,常见于血小板减少症、血友病等疾病。凝血因子缺乏或血小板功能异常会影响子宫内膜血管收缩和修复,导致经期延长。血液检查可明确诊断,需针对原发病治疗,如补充凝血因子、输注血小板等。

5、多囊卵巢综合征

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常伴有排卵障碍和黄体功能不足,可能导致月经不走。该病通常伴随痤疮、多毛、肥胖等症状。超声显示卵巢多囊样改变,激素检查可见雄激素升高。生活方式干预是基础治疗,必要时需遵医嘱使用炔雌醇环丙孕酮片调节月经周期。

月经不走时应避免剧烈运动和重体力劳动,保持外阴清洁干燥,勤换卫生巾。饮食上可适当增加富含铁的食物如瘦肉、动物肝脏等,预防贫血。记录月经周期和出血情况,就医时提供给医生参考。避免自行服用止血药物,以免掩盖病情。定期妇科检查有助于早期发现和治疗相关疾病。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