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儿科 > 小儿内科

川崎病出院后怎么护理

| 1人回答 | 70次阅读

问题描述:
川崎病出院后怎么护理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李峰
李峰 临汾市人民医院 副主任医师
川崎病的护理是非常重要的,如果家长护理得好,孩子就能很好的康复。怎么护理?第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一定要按时吃药,一定要注意。孩子吃药很困难,而且药有点苦,但是没办法,一定要按顿、按时的吃药。第二条,按照医嘱定期的复查,及时发现孩子的问题,及时进行药物治疗的调整,这是必须做到位的。第三个,就是要积极的预防感染,这对川崎病来说是非常关键和重要的。川崎病是否复发,川崎病能否很好的康复,这一点是特别关键的,所以家长在这点上要狠狠的下功夫,避免孩子到人多的地方去。如果家里有人感冒、发烧等等,让孩子都不要接触,让孩子的机体状态调得最好,要给孩子做丰富的早餐、中餐、晚餐,让孩子的机体免疫状态提高,避免感染。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4岁孩子肠套叠怎么治疗好得快

4岁孩子肠套叠可通过空气灌肠复位、手术复位、补液支持、禁食管理、抗生素治疗等方式治疗。肠套叠通常由肠道蠕动异常、肠道息肉、肠道感染、肠道淋巴组织增生、先天性肠道畸形等原因引起。

1、空气灌肠复位

空气灌肠复位是肠套叠的首选非手术治疗方法,适用于发病48小时内且无肠坏死征象的患儿。通过肛门注入气体,在X线透视下利用气压将套入的肠管推回原位。该方法创伤小、恢复快,成功概率较高。操作前需禁食并清洁灌肠,术后需观察患儿有无腹胀、血便等并发症。

2、手术复位

手术复位适用于空气灌肠失败、发病超过48小时或疑似肠坏死的患儿。开腹手术可直视下将套叠肠管轻柔复位,若发现肠管坏死需切除病变肠段并行肠吻合术。腹腔镜手术创伤较小但技术要求高。术后需胃肠减压、静脉营养支持,并密切监测生命体征。

3、补液支持

肠套叠患儿因呕吐和禁食易出现脱水及电解质紊乱。静脉补液可纠正水电解质失衡,维持循环稳定。常用0.9%氯化钠注射液、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等,根据患儿体重和脱水程度调整输液速度。严重脱水时需快速扩容,必要时监测中心静脉压指导补液。

4、禁食管理

治疗期间需严格禁食以减少肠道负担,待肠功能恢复后逐步过渡到流质饮食。可先尝试少量温水,无呕吐后再予米汤、稀释奶粉等。避免过早进食高糖、高纤维食物。母乳喂养患儿可酌情提前恢复哺乳,但需观察耐受情况。

5、抗生素治疗

对于疑似肠道感染或手术后的患儿,需预防性使用抗生素。常用注射用头孢曲松钠、注射用阿莫西林钠克拉维酸钾等广谱抗生素,覆盖肠道常见病原菌。需根据血常规、降钙素原等检查结果调整用药,避免长期使用导致菌群失调。

家长发现孩子出现阵发性哭闹、呕吐、果酱样大便等肠套叠典型症状时,应立即就医。治疗期间需记录患儿呕吐次数、大便性状,配合医生完成超声等检查。康复期饮食应从稀到稠渐进,避免剧烈运动。定期随访排除复发风险,接种轮状病毒疫苗有助于预防病毒感染相关的肠套叠。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