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42次阅读
颌下腺肿大可通过热敷按摩、抗生素治疗、抗炎药物、手术引流、中医调理等方式治疗。颌下腺肿大通常由导管阻塞、细菌感染、免疫异常、结石形成、肿瘤压迫等原因引起。
1、热敷按摩
早期导管阻塞引起的肿胀可采用热敷配合轻柔按摩缓解。用40℃左右温毛巾敷于患处10分钟,每日重复进行3次,同时沿下颌角向耳垂方向轻轻推按,有助于促进腺体分泌物排出。热敷后需观察是否出现皮肤发红或疼痛加剧,若症状持续超过2天应就医。
2、抗生素治疗
细菌感染需使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头孢克肟分散片等抗生素。化脓性颌下腺炎常伴随发热和局部压痛,实验室检查可见白细胞升高。用药期间须完成整个疗程,避免自行停药导致耐药性。对青霉素过敏者可改用克拉霉素片替代。
3、抗炎药物
非感染性炎症可选用布洛芬缓释胶囊、塞来昔布胶囊等非甾体抗炎药。免疫因素导致的肿大可能伴有口干症状,需配合人工唾液使用。长期服用需监测胃肠功能,必要时加用奥美拉唑肠溶胶囊保护胃黏膜。
4、手术引流
形成脓肿或结石嵌顿时需行颌下腺导管探查术或腺体切除术。导管内结石可通过唾液腺内镜取出,顽固性感染合并腺体纤维化者需完整切除腺体。术后需加压包扎24小时,进流食3天以避免牵拉伤口。
5、中医调理
慢性肿大可配合夏枯草颗粒、蒲地蓝消炎口服液等中成药。气滞血瘀型表现为肿块质硬,可针灸合谷、颊车等穴位;湿热蕴结型伴口苦苔黄,可用金银花、蒲公英代茶饮。治疗期间忌食辛辣油腻。
日常需保持口腔清洁,每日用生理盐水漱口3次,避免脱水导致唾液浓缩。急性期选择软质食物,减少腺体分泌负担。反复发作或触及硬块应及时进行超声检查,排除肿瘤可能。戒烟限酒有助于降低导管炎症概率,规律作息可调节免疫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