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外科 > 血管外科

双相情感障碍有什么后果

| 1人回答 | 62次阅读

问题描述:
双相情感障碍有什么后果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彭玉平
彭玉平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主任医师

双相情感障碍可能导致情绪极端波动、社会功能受损、认知能力下降、躯体健康问题及自杀风险增加。该疾病主要表现为躁狂发作与抑郁发作交替出现,需通过药物及心理干预控制症状。

1、情绪极端波动

患者会经历躁狂期与抑郁期的反复切换。躁狂期表现为异常兴奋、精力过剩、睡眠需求减少,可能伴随冲动消费或冒险行为;抑郁期则出现持续低落、兴趣丧失、疲劳感加重,严重时产生无助感。这种波动可能破坏人际关系稳定性。

2、社会功能受损

疾病发作期间工作学习效率显著下降,躁狂期易因注意力分散导致失误,抑郁期则因动力不足影响任务完成。约半数患者会出现职业适应困难,部分需要调整工作岗位或中断学业。亲密关系也常因情绪不稳定而面临冲突。

3、认知能力下降

长期未控制症状可能损害记忆力和执行功能,表现为信息处理速度减慢、决策困难。部分患者在缓解期仍存在认知残留症状,这种损害与发作频率相关,早期规范治疗有助于减缓认知退化进程。

4、躯体健康问题

疾病本身及药物副作用可能引发代谢综合征、心血管疾病风险上升。躁狂期体力过度消耗易导致免疫力下降,抑郁期活动减少可能伴随胃肠功能紊乱。定期监测血压血糖、保持适度运动有助于降低并发症概率。

5、自杀风险增加

抑郁发作期自杀意念发生概率显著高于普通人群,混合发作状态危险性更高。约三分之一患者曾出现自杀企图,需特别关注情绪急剧变化、安排危险物品管理等预防措施。建立紧急联系人机制能提供即时干预支持。

建议患者坚持规范服用碳酸锂缓释片、丙戊酸钠片等心境稳定剂,配合认知行为治疗。维持规律作息与适度社交活动,避免酒精和咖啡因摄入。家属需学习疾病识别知识,建立非批判性沟通环境,定期陪同复诊评估病情。出现症状恶化或药物不良反应时须及时联系主治医生调整方案。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颈动脉闭塞能活长久吗

颈动脉闭塞可通过药物治疗、手术治疗、饮食调节、运动干预、定期复查等方式治疗。颈动脉闭塞可能与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吸烟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头晕、视力模糊、肢体无力、言语不清、意识障碍等症状。 1、药物治疗:颈动脉闭塞患者可服用阿司匹林肠溶片100mg/次,每日一次、氯吡格雷片75mg/次,每日一次、阿托伐他汀钙片20mg/次,每晚一次等药物,抑制血小板聚集、降低血脂、稳定斑块。药物治疗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定期监测肝肾功能。 2、手术治疗:颈动脉内膜剥脱术和颈动脉支架植入术是两种常见的手术方式。颈动脉内膜剥脱术通过切除增厚的内膜和斑块恢复血流,颈动脉支架植入术通过植入支架扩张狭窄部位。手术适用于症状严重或药物治疗无效的患者。 3、饮食调节:颈动脉闭塞患者应遵循低盐、低脂、低糖的饮食原则。每日盐摄入量不超过5克,减少动物脂肪和胆固醇的摄入,增加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如全谷物、蔬菜、水果。多食用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的鱼类如三文鱼、沙丁鱼。 4、运动干预:每周进行至少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骑自行车。运动有助于改善血液循环、降低血压、控制体重。运动前后需进行适当的热身和放松,避免剧烈运动导致不适。 5、定期复查:颈动脉闭塞患者需定期进行颈动脉超声、血脂、血糖等检查,监测病情变化。根据检查结果调整治疗方案,预防病情进展。定期复查有助于早期发现并处理潜在问题。 颈动脉闭塞患者应坚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均衡饮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保持良好心态。饮食上多摄入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如深色蔬菜、坚果、豆类。运动可选择太极拳、瑜伽等舒缓项目,有助于放松身心。定期与医生沟通,及时调整治疗和护理方案,有助于提高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