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35次阅读
新生儿吐奶频繁可能由喂养姿势不当、胃容量小、胃食管反流、牛奶蛋白过敏等原因引起,可通过调整喂养方式、拍嗝、药物治疗等方式缓解。
1、喂养姿势不当哺乳时角度过平或奶瓶倾斜不足会导致吞入空气。建议家长采用45度半卧位喂养,喂奶后竖抱20分钟,无须药物治疗。
2、胃容量小新生儿胃呈水平位且容量仅5-7毫升,过量喂养易反流。家长需遵循少量多次原则,单次奶量不超过90毫升,间隔2-3小时喂养。
3、胃食管反流可能与贲门括约肌发育不全有关,表现为喷射性吐奶伴哭闹。可遵医嘱使用铝碳酸镁混悬液、西甲硅油乳剂或雷尼替丁溶液等药物。
4、牛奶蛋白过敏通常因免疫系统异常反应导致,伴随湿疹或血便。家长需更换深度水解奶粉,医生可能建议使用蒙脱石散、酪酸梭菌活菌散等药物。
日常注意记录吐奶频率与性状,避免过度摇晃婴儿,若出现体重不增或呕吐物带血需立即就医。
小孩总是揉眼睛可能由困倦疲劳、异物刺激、过敏性结膜炎、倒睫等原因引起,可通过调整作息、清洁眼部、抗过敏治疗、手术矫正等方式改善。
1、困倦疲劳儿童用眼过度或睡眠不足时易揉眼,家长需规律作息时间,保证每天充足睡眠,避免长时间使用电子产品。
2、异物刺激灰尘、睫毛等异物进入眼睛会导致揉眼,家长应立即用生理盐水冲洗,若持续不适需就医排除角膜损伤。
3、过敏性结膜炎花粉、尘螨等过敏原引发眼痒红肿,可遵医嘱使用色甘酸钠滴眼液、奥洛他定滴眼液、盐酸氮卓斯汀滴眼液,同时远离过敏环境。
4、倒睫睫毛逆向生长摩擦眼球,轻度可用人工泪液缓解,严重者需电解毛囊术矫正,家长发现孩子频繁流泪畏光应及时就诊。
日常注意保持儿童手部清洁,避免用力揉眼加重刺激,室内保持适宜湿度减少尘螨滋生,持续症状超过3天或伴随分泌物增多需眼科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