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外科 > 肝胆外科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如何治疗

| 1人回答 | 33次阅读

问题描述: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如何治疗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董兆如
董兆如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副主任医师

慢性乙型肝炎可通过抗病毒治疗、免疫调节治疗、肝脏保护治疗、定期监测等方式治疗。慢性乙型肝炎通常由乙肝病毒感染、免疫系统异常、肝脏损伤、遗传因素等原因引起。

1、抗病毒治疗

抗病毒治疗是慢性乙型肝炎的核心治疗方式,常用药物包括恩替卡韦、替诺福韦、丙酚替诺福韦等,这些药物能有效抑制乙肝病毒复制。

2、免疫调节治疗

免疫调节治疗有助于改善机体对乙肝病毒的免疫应答,常用药物包括干扰素α和聚乙二醇干扰素,这类治疗需要严格评估适应症。

3、肝脏保护治疗

肝脏保护治疗主要使用水飞蓟素、双环醇等药物,这些药物能够减轻肝脏炎症反应,改善肝功能指标,延缓肝纤维化进展。

4、定期监测

定期监测包括肝功能检查、乙肝病毒DNA定量、肝脏超声和弹性成像等,通过监测可以评估治疗效果和疾病进展情况。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应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饮酒和过度劳累,定期复查肝功能和相关指标,在医生指导下规范用药。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寻求胆结石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胆结石可通过调整饮食、药物治疗、体外碎石术、胆囊切除术等方式治疗。胆结石通常由胆汁成分失衡、胆固醇过高、胆囊收缩功能异常、细菌感染等原因引起。

1、调整饮食

减少高脂肪高胆固醇食物摄入,增加膳食纤维和水分,有助于降低胆汁黏稠度。避免暴饮暴食,规律进食可促进胆囊排空。

2、药物治疗

熊去氧胆酸可溶解胆固醇结石,茴三硫能促进胆汁分泌,山莨菪碱可缓解胆绞痛。药物治疗需持续数月,适用于直径较小的结石。

3、体外碎石术

通过冲击波将结石击碎后排出,适用于单发且直径较小的结石。治疗前需评估胆囊功能,术后可能需配合药物辅助排石。

4、胆囊切除术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创伤小恢复快,开腹手术适用于复杂病例。术后需注意脂肪消化吸收,可能出现腹泻等不适症状。

胆结石患者应保持规律作息,避免久坐,定期复查超声监测结石变化。急性发作时需禁食并及时就医。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