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61次阅读
小儿寄生虫病可通过驱虫药物治疗、饮食调整、环境清洁、定期复查等方式治疗。常见寄生虫包括蛔虫、蛲虫、钩虫等,通常由接触污染源、卫生习惯不良、免疫力低下等原因引起。
1、驱虫药物治疗家长需遵医嘱使用阿苯达唑、甲苯咪唑、吡喹酮等驱虫药,药物可针对不同寄生虫类型选择,治疗期间需观察孩子有无腹痛、皮疹等不良反应。
2、饮食调整建议家长给孩子食用南瓜子、胡萝卜、大蒜等有助于驱虫的食物,避免生冷、不洁饮食,生食蔬菜水果须彻底清洗。
3、环境清洁家长需对孩子的衣物、玩具、床单进行高温消毒,教育孩子养成饭前便后洗手习惯,定期修剪指甲防止虫卵残留。
4、定期复查治疗后需复查粪便虫卵检测,必要时重复用药,避免重复感染,幼儿园等集体环境需同步开展防治。
治疗期间注意补充优质蛋白和维生素,增强孩子抵抗力,避免去卫生条件差的场所玩耍,发现肛周瘙痒或磨牙等症状及时就医。
小儿原发型肺结核可通过结核菌素试验、胸部X线检查、痰涂片检查、分子生物学检测等方法诊断。
1、结核菌素试验将结核菌素注射于前臂皮内,48-72小时后观察局部反应,硬结直径≥5毫米为阳性,提示结核感染可能,家长需注意儿童注射部位避免抓挠。
2、胸部X线检查可发现肺门淋巴结肿大或原发病灶,典型表现为哑铃状阴影,建议家长选择低剂量儿童专用X线设备以减少辐射影响。
3、痰涂片检查采集晨起痰液进行抗酸染色,连续3天送检可提高检出率,婴幼儿难以咳痰时可考虑胃液抽吸取样。
4、分子生物学检测采用PCR技术检测结核分枝杆菌DNA,具有快速、敏感度高的特点,适用于早期诊断和菌阴病例检测。
确诊后需规范抗结核治疗,加强营养支持,定期复查肝功能,保持居室通风并避免去人群密集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