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科 > 风湿免疫科

人工主动免疫与被动免疫的区别是什么

| 1人回答 | 77次阅读

问题描述:
人工主动免疫与被动免疫的区别是什么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曹广
曹广 北京安贞医院 主任医师
主动免疫和被动免疫的区别主要在于免疫应答的来源和形成方式:主动免疫通过接触抗原刺激自身免疫系统产生抗体,而被动免疫是直接获取抗体,免疫效果快但持续时间短。主动免疫通常由疫苗接种或自然感染触发,被动免疫则可依赖注射免疫球蛋白或母婴传递。
1、免疫机制的不同
主动免疫是指个体通过接触某种抗原例如疫苗接种或感染病原体后,机体的免疫系统启动,激发B细胞、T细胞等免疫效应细胞,自己产生特异性抗体并形成免疫记忆。早期的免疫应答可能需要数天到数周,效果较慢但持久。被动免疫则完全不同,此时个体无需接触抗原,也不需要启动自身免疫反应,而是直接从外界引入现成的抗体如注射免疫球蛋白或通过胎盘、母乳获得母体抗体。这种方式能快速中和病原体,但抗体一段时间后会降解通常持续数周到数月,无法形成长期免疫。
2、应用场景的不同
主动免疫主要用于预防疾病,例如通过接种常规疫苗如流感疫苗、乙肝疫苗建立长期防护,适合群体健康管理。同时,自然感染后机体形成的免疫也属于主动免疫的一种。被动免疫则常在紧急情况下使用,通常用于暴露后防护或治疗高风险感染病例。例如,狂犬病暴露后接种狂犬免疫球蛋白被动免疫联合疫苗主动免疫,快速中和病毒;针对新发传染病,也可应用中和抗体治疗。新生儿通过母乳获得母源抗体或胎盘传递IgG,是一种典型的被动免疫,能在婴儿早期保护其免受外界感染。
3、效果持续时间的不同
主动免疫的特点是持续时间较长,有些疫苗甚至能提供终身免疫如麻疹疫苗、百白破疫苗,这是由于机体的免疫记忆细胞会长期存在。当再次接触同种病原体时,免疫系统能够迅速反应抵抗病原体。被动免疫的保护时间相对较短,外源性抗体仅在体内存留几周到几月时间,随着抗体的代谢分解而逐渐失效。
主动免疫和被动免疫各有优缺点,主动免疫更适合用于长期防护,是现代疫苗接种的主要方式;被动免疫在紧急情况下应用广泛,为暴露后处理提供了宝贵时间。需根据具体场景选择适合的免疫方式,以保障健康和安全。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输液过敏后多久可恢复

输液过敏后恢复时间因人而异,通常症状可在数小时至数天内缓解。输液过敏可通过抗组胺药物、糖皮质激素、肾上腺素等方式治疗。输液过敏通常由药物成分、个体免疫反应、输液速度过快等原因引起。 1、药物成分:某些药物成分可能引发过敏反应,如抗生素、造影剂等。出现过敏症状后,需立即停止输液,并遵医嘱使用抗组胺药物如氯雷他定片10mg/次,每日一次或糖皮质激素如地塞米松注射液5mg/次,静脉注射。 2、个体免疫反应:部分人群对特定药物存在过敏体质,容易引发免疫反应。过敏反应可能表现为皮疹、呼吸困难、血压下降等症状。治疗时可使用肾上腺素注射液0.3mg/次,肌肉注射以缓解严重过敏反应。 3、输液速度过快:输液速度过快可能导致药物浓度突然升高,引发过敏反应。调整输液速度至适宜范围,并密切观察患者反应。必要时可使用抗组胺药物如西替利嗪片10mg/次,每日一次进行辅助治疗。 4、伴随症状:输液过敏可能伴随皮肤瘙痒、恶心、头晕等症状。轻微症状可通过口服抗组胺药物如非索非那定片60mg/次,每日两次缓解,严重症状需及时就医。 5、恢复时间:轻微过敏症状通常在数小时内缓解,严重过敏反应可能需要数天恢复。恢复期间需避免再次接触过敏原,保持充足休息,适当补充水分。 输液过敏后需注意饮食清淡,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多摄入富含维生素C的水果如橙子、猕猴桃。适当进行轻度运动如散步、瑜伽,有助于促进血液循环和身体恢复。恢复期间保持良好心态,避免过度焦虑,必要时可寻求心理疏导。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