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44次阅读
太阳病的主要发病机理是外感风寒侵袭体表,导致营卫失调。太阳病属于《伤寒论》六经病之一,主要表现为恶寒发热、头项强痛、脉浮等症状,其发病与风寒邪气客于肌表、腠理开合失常、正气抗邪等因素相关。
风寒邪气通过皮肤毛孔侵入人体,首先侵犯太阳经所主的体表区域。当人体卫外功能不足或气候骤变时,腠理疏松,风寒之邪乘虚而入,阻滞太阳经气运行。此时卫阳被郁,正邪交争于体表,表现为恶寒并见。太阳经循行于头项背部,邪气客于经络则引发头项强痛。脉浮反映邪气在表,正气向外抗邪的病理状态。
体质虚弱或过度劳累者更易发病。若患者平素卫阳不足,或汗出当风、淋雨受凉,会导致风寒束表更甚。部分患者因误治或失治,邪气可能由太阳传入他经,如传入阳明则化热,传入少阳则出现半表半里证。太阳病的转归与正邪盛衰密切相关,及时发汗解表可助邪外出。
预防太阳病需注意保暖避风,尤其汗后不可骤减衣物。日常可适度锻炼增强卫阳,饮食宜温补脾胃以资气血生化。若出现持续高热、神昏谵语等传变症状,或基础疾病患者发病,应尽早就医辨证施治,避免自行使用发汗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