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78次阅读
脑出血在CT影像上通常表现为高密度影、血肿周围水肿带、占位效应、脑室受压或积血等特征。脑出血可能与高血压、脑血管畸形、外伤等因素有关,建议患者及时就医。
脑出血在CT影像上最显著的特征是高密度影,这是由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对X线吸收较强所致。急性期血肿密度均匀,边界清晰,CT值通常在40-80HU之间。随着时间推移,血肿密度逐渐降低,约2-4周后可变为等密度或低密度。血肿周围常出现水肿带,表现为低密度区域,通常在出血后24小时开始出现,3-5天达到高峰。水肿带会逐渐扩大,对周围脑组织产生压迫。
占位效应是脑出血的另一重要特征,表现为中线结构移位、脑沟脑回消失、脑室受压变形等。出血量较大时可导致脑疝形成。脑室积血也是常见表现,血液进入脑室系统后可在脑室内形成高密度影,严重时可导致脑脊液循环障碍。部分患者还可出现蛛网膜下腔出血,表现为脑沟、脑池内的高密度影。部分脑血管畸形引起的出血可能伴有异常血管影或钙化灶。
脑出血患者需绝对卧床休息,避免剧烈活动。饮食应以低盐、低脂、易消化为主,保持大便通畅。密切观察意识状态、瞳孔变化及生命体征,如有异常应及时就医。康复期可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肢体功能锻炼和语言训练,促进神经功能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