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47次阅读
药物治疗胆结石一般需要1-3个月,具体时间与结石大小、成分及个体差异有关。
胆结石的药物治疗周期通常分为溶解期和巩固期两个阶段。胆固醇性结石直径小于10毫米时,药物溶解效果较好,1-2个月可能观察到结石缩小或消失。熊去氧胆酸胶囊、鹅去氧胆酸片等药物通过调节胆汁成分促进溶解,但需持续用药防止复发。若结石伴有炎症或钙化,治疗时间可能延长至3个月以上,需配合抗炎药物如头孢克肟分散片辅助治疗。治疗期间需每4-6周复查超声,监测结石变化。部分患者对药物敏感性较低或结石体积较大,可能需调整用药方案或联合体外冲击波碎石。
建议治疗期间保持低脂饮食,避免蛋黄、动物内脏等高胆固醇食物,每日饮水不少于2000毫升。规律进食可促进胆囊排空,减少胆汁淤积。若出现持续腹痛、发热或黄疸,应立即就医评估是否需手术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