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科 > 心血管内科

关于小儿生理性贫血正确的有

| 1人回答 | 68次阅读

问题描述:
关于小儿生理性贫血正确的有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周小凤
周小凤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副主任医师

小儿生理性贫血通常属于正常发育现象,主要表现有血红蛋白暂时性降低、无病理性症状、多发生于出生后2-3个月、无需特殊治疗、可自行恢复等特征。

1、血红蛋白暂时性降低

新生儿出生后血红蛋白水平会逐渐下降,这与胎儿血红蛋白被成人型血红蛋白替代有关。足月儿血红蛋白在出生后8-12周可能降至最低点,但一般不低于90g/L。早产儿下降更明显且持续时间更长,但很少出现临床症状。

2、无病理性症状

生理性贫血患儿通常面色红润、精神反应良好,无喂养困难或生长发育迟缓。与病理性贫血不同,不会出现皮肤黏膜苍白、心率增快、呼吸急促等缺氧表现。家长需注意观察,若伴随异常症状应及时就医排查。

3、多发生于2-3个月

生理性贫血的高发期集中在婴儿出生后6-12周,早产儿可能持续至3-4个月。这一时期骨髓造血功能尚未完全适应宫外环境,同时生长发育迅速导致血容量扩张,共同促成血红蛋白浓度相对降低。

4、无需特殊治疗

生理性贫血属于自限性过程,无须使用铁剂或其他药物干预。部分母乳喂养婴儿可适时添加含铁辅食,如强化铁米粉。避免盲目补铁,过量铁剂可能影响锌吸收并增加肠道感染风险。

5、可自行恢复

随着婴儿骨髓造血功能成熟及促红细胞生成素分泌增加,血红蛋白水平在4-6个月后逐渐回升至正常范围。期间保证充足营养摄入,定期进行儿童保健体检即可,无须过度担忧。

家长应注意为婴儿提供均衡营养,母乳喂养者母亲需保证自身铁摄入,混合喂养或人工喂养者可选择铁强化配方奶粉。6个月后及时添加富含铁的辅食如瘦肉泥、肝泥等,避免过早引入普通牛奶。定期进行儿童保健体检监测生长发育曲线,若血红蛋白持续低于90g/L或伴随异常表现,需就医排除缺铁性贫血等病理性因素。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心绞痛患者没有心肌缺血是怎么回事

心绞痛患者没有心肌缺血可能由冠状动脉痉挛、微血管功能障碍、心脏神经官能症、贫血、甲状腺功能亢进等原因引起,可通过药物、生活方式调整等方式治疗。 1、冠状动脉痉挛:冠状动脉痉挛可能导致短暂的心肌缺血,引起心绞痛症状。治疗可使用硝酸甘油片0.5毫克舌下含服缓解症状,或长期服用钙通道阻滞剂如硝苯地平缓释片30毫克每日一次。 2、微血管功能障碍:心脏微血管功能障碍可能导致心肌供血不足,引发心绞痛。治疗可使用改善微循环的药物如曲美他嗪片35毫克每日两次,同时避免剧烈运动。 3、心脏神经官能症:心理因素可能导致心脏神经功能紊乱,出现心绞痛症状。治疗可通过心理疏导缓解焦虑,必要时使用抗焦虑药物如阿普唑仑片0.4毫克每日一次。 4、贫血:贫血可能导致心肌供氧不足,引发心绞痛。治疗需纠正贫血,补充铁剂如硫酸亚铁片300毫克每日三次,或使用促红细胞生成素。 5、甲状腺功能亢进:甲状腺功能亢进可能导致心脏负荷增加,引发心绞痛。治疗需控制甲状腺功能,使用抗甲状腺药物如甲巯咪唑片10毫克每日一次。 心绞痛患者应注意饮食清淡,避免高脂肪、高盐食物,适当进行有氧运动如散步、游泳,保持情绪稳定,定期复查心脏功能。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