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儿科

小儿急疹需要注意什么

| 1人回答 | 44次阅读

问题描述:
小儿急疹需要注意什么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周冬
周冬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副主任医师

幼儿急疹需要注意隔离护理、体温监测、皮肤护理、饮食调整。该病主要由人类疱疹病毒6型感染引起,表现为高热后全身玫瑰色皮疹。

1、隔离护理:

家长需将患儿与其他儿童隔离至退热后24小时,保持居室通风,使用含氯消毒剂清洁患儿接触物品。

2、体温监测:

家长需每4小时测量体温,38.5℃以下采用物理降温,超过38.5℃可遵医嘱使用布洛芬混悬液、对乙酰氨基酚滴剂或退热栓剂。

3、皮肤护理:

皮疹期避免搔抓,穿着纯棉衣物,洗澡水温不超过38℃,可遵医嘱使用炉甘石洗剂、氧化锌软膏或弱效糖皮质激素乳膏。

4、饮食调整:

发热期少量多次喂温水,恢复期给予米汤、稀释果汁等流食,逐步过渡到稀粥、烂面条等低脂易消化食物。

家长需观察患儿精神状态,出现持续高热、惊厥或拒食应及时就医,病程中避免使用阿司匹林类药物以防瑞氏综合征。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为什么新生儿睡觉时总是一惊一炸

新生儿睡觉时一惊一炸可能由生理性惊跳反射、睡眠环境刺激、维生素D缺乏、低钙血症等原因引起,通常表现为四肢突然抖动或短暂惊醒。

1. 惊跳反射:

新生儿神经系统发育不完善,莫罗反射(惊跳反射)属于正常生理现象,表现为突然声响或体位变化时双臂张开、后仰。无须特殊治疗,可通过襁褓包裹减少发作。

2. 环境刺激:

强光、噪音或温度变化可能干扰新生儿浅睡眠周期,导致肢体抽动。建议家长保持卧室光线柔和、环境安静,室温维持在24-26摄氏度。

3. 维生素D缺乏:

母乳中维生素D含量不足可能影响神经肌肉稳定性。需遵医嘱补充维生素D滴剂,如胆维丁乳、维生素AD软胶囊,并观察是否伴随多汗、枕秃等症状。

4. 低钙血症:

可能与母亲妊娠期缺钙或喂养不当有关,表现为频繁惊跳、睡眠不安。可检测血钙水平,必要时使用葡萄糖酸钙口服溶液、碳酸钙D3颗粒等药物干预。

家长需记录惊跳发作频率及伴随症状,定期进行儿童保健检查,避免过度摇晃安抚。母乳喂养母亲应保证钙和维生素D摄入充足。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