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60次阅读
决明子、菊花、金银花具有清肝明目、清热解毒、疏散风热等作用,主要用于改善目赤肿痛、头痛眩晕、咽喉肿痛等症状。
1、清肝明目决明子归肝经,能清泻肝火兼益肾阴,常与菊花配伍用于肝火上炎导致的目赤涩痛、羞明多泪。可遵医嘱使用决明子泡茶或配伍石决明、青葙子等药材。
2、清热解毒金银花性寒,善散肺经热邪,对热毒疮痈、喉痹有良效。临床常与连翘、蒲公英配伍制成双黄连口服液等制剂。
3、疏散风热菊花能散风热、平肝阳,适用于风热感冒初期头痛目赤症状。常与桑叶、薄荷同用,如桑菊感冒颗粒等中成药。
4、抗菌消炎三者均含绿原酸等活性成分,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等致病菌有抑制作用。可配伍黄芩、板蓝根增强疗效,如银黄颗粒等复方制剂。
建议根据体质辨证使用,脾胃虚寒者慎用,出现腹泻等不适及时停用。症状持续或加重需就医排除结膜炎、扁桃体炎等器质性疾病。
体内湿气重的判断方法主要有观察舌苔、分析二便、评估体感症状、检查皮肤状态。
1、观察舌苔:舌苔厚腻发白或发黄,边缘有齿痕是典型湿气重表现,晨起时症状更明显。
2、分析二便:大便黏滞不成形且易粘马桶,小便浑浊或排尿不畅可能提示湿气滞留。
3、评估体感:长期身体困重如裹湿布,头面油腻多汗,午后疲倦感加重需警惕湿气积聚。
4、检查皮肤:反复湿疹瘙痒、面部痤疮红肿、下肢浮肿一按一个坑等现象与湿浊内蕴相关。
日常可适量食用薏米、赤小豆、山药、冬瓜等健脾利湿食材,避免久处潮湿环境,适度运动促进排汗排湿,症状持续建议中医科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