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急诊科

吃了不熟的黄豆会中毒吗

| 1人回答 | 29次阅读

问题描述:
吃了不熟的黄豆会中毒吗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李婷婷
李婷婷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副主任医师

吃了不熟的黄豆可能会中毒,主要与黄豆中的胰蛋白酶抑制剂、植物血球凝集素等抗营养因子有关。未充分加热的黄豆可能引发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胃肠不适症状,严重时可导致蛋白质吸收障碍或溶血反应。

黄豆中含有天然抗营养因子,其中胰蛋白酶抑制剂会阻碍蛋白质消化吸收,植物血球凝集素可能引起红细胞聚集。这些物质在100℃高温下持续加热15分钟以上才能被破坏。家庭烹饪中若采用假沸现象(80℃左右出现泡沫)即停止加热,或使用未泡发的干豆直接炖煮,容易导致加热不彻底。轻度中毒表现为进食后2-4小时出现胃部灼热感、肠鸣音亢进,多数情况下通过催吐、补液可缓解。

当摄入大量未熟黄豆时,植物血球凝集素可能引发血红蛋白尿、寒战发热等溶血反应,婴幼儿或消化功能弱者可能出现脱水或电解质紊乱。此类情况需立即就医,临床常采用洗胃、静脉补液及对症支持治疗。特殊情况下需监测肝肾功能,溶血严重者可能需输血干预。

建议烹饪黄豆前浸泡8小时以上,用高压锅或延长煮沸时间至豆子彻底软烂。出现持续呕吐、血便或意识改变时应急诊处理。日常可选择豆腐、豆浆等深加工豆制品,其抗营养因子已在生产过程中被有效去除。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麻醉药品的临床应用原则

麻醉药品的临床应用要遵循严格的安全性、有效性和个体化原则,以确保患者的手术或治疗需求,同时降低不必要的风险。包括合理选择麻醉药物种类、个体化剂量调控,以及严密监测患者状况。 1、合理选择麻醉药物种类 不同类型的麻醉药物适合不同的手术与治疗场景。 ① 全身麻醉:通过药物抑制意识,让患者完全无痛,如用于胃肠手术或心脏手术。常见药物如静脉麻醉剂丙泊酚、吸入麻醉剂七氟醚。 ② 局部麻醉:只针对身体特定区域注射麻醉药,如小手术或缝合伤口时,药物如利多卡因、布比卡因。 ③ 脊髓/椎管内麻醉:适用于下腹部、盆腔或下肢手术,可用药物如布比卡因联合吗啡。选择麻醉药时,医生需要根据患者的手术种类、药物药理特性、合并症等因素评估。 2、个体化剂量调控 麻醉药的剂量需根据患者的年龄、体重、身体功能状态、疾病史等进行个性化调整,减少剂量过多或不足的风险。 儿童、老年人、新陈代谢障碍的患者对药物的代谢能力会有所不同。例如,老年患者需减少镇痛药物剂量,以避免中枢神经抑制过度。多重疾病患者应根据肝肾功能状态等监测情况选择药物与剂量。 3、严密监测患者状况 麻醉过程中需要持续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心率、血氧饱和度、呼吸、血压等,以确保麻醉安全。有些麻醉药物可能导致呼吸抑制、过敏反应或麻醉苏醒时间延迟,因此医生必须准备好应急药物与设备。例如,面对呼吸困难可及时使用纳洛酮等拮抗剂逆转药效。 麻醉药品的临床应用是一项严谨而细致的工作,需要专业医学团队在明确用药原则的基础上个性化实施,以最大限度地保障患者的医疗安全并优化手术效果。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