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96次阅读
电子纤维结肠镜检查需通过肛门插入内镜观察结肠黏膜病变,检查流程主要有术前准备、肠道清洁、麻醉评估、内镜操作、术后观察五个步骤。
1、术前准备
检查前需完善血常规、凝血功能等实验室检查,评估心肺功能。医生会询问过敏史、用药史,长期服用抗凝药物者需提前停药。检查前1天开始低渣饮食,避免食用红色食物影响观察。
2、肠道清洁
检查前6-8小时服用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等清肠剂,配合大量饮水直至排出清水样便。肠道清洁不彻底可能导致病灶遗漏,必要时需追加灌肠处理。清肠过程中可能出现腹胀、恶心等反应。
3、麻醉评估
多数采用静脉麻醉减轻不适,麻醉师会评估ASA分级。高血压、呼吸系统疾病患者需谨慎选择麻醉方式。检查前需禁食禁水6小时以上,佩戴活动义齿者需提前取出。
4、内镜操作
患者取左侧卧位,内镜经肛门缓慢推进至回盲部。过程中通过注气展开肠腔,发现病变时可行活检或息肉切除。操作时间通常15-30分钟,肠腔扭曲者可能延长至1小时。
5、术后观察
检查后需监测血压、心率2小时,麻醉完全清醒前禁止驾车。活检后可能出现轻微便血,持续出血需及时就医。取息肉者需卧床休息24小时,1周内避免剧烈运动。
检查后24小时内宜进食流质或半流质食物,避免辛辣刺激及产气食物。适当补充电解质溶液预防脱水,出现持续腹痛、发热、大量便血需立即返院。建议每年进行粪便隐血筛查,高危人群每3-5年重复结肠镜检查。日常增加膳食纤维摄入,保持规律排便习惯有助于结肠健康。
蜈蚣咬伤后一般不建议饮酒。酒精可能加速血液循环,导致毒素扩散或加重局部炎症反应。
蜈蚣毒液含有组胺类物质和溶血性毒素,被咬后常出现局部红肿、灼痛或麻木。饮酒会使血管扩张,促进毒液吸收,可能延长恢复时间。轻微咬伤后饮酒还可能掩盖疼痛感知,延误伤口处理。部分人群饮酒后可能加重过敏反应,出现头晕、恶心等全身症状。
若被蜈蚣咬伤后误饮酒,需密切观察是否出现皮疹、呼吸困难等过敏表现。既往有酒精过敏或心血管疾病者风险更高,可能出现血压波动或心悸。特殊情况下如同时服用抗组胺药物,酒精可能增强药物镇静作用。
被蜈蚣咬伤后应立即用肥皂水冲洗伤口,冷敷缓解肿痛。避免抓挠或挤压伤口,可遵医嘱使用地塞米松软膏、盐酸左西替利嗪片等抗过敏药物。出现全身症状需及时就医,期间保持饮食清淡,多饮水促进代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