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39次阅读
放疗模型一般需要1-3周完成,具体时间与肿瘤类型、定位精度要求、设备条件等因素相关。
放疗模型制作时间主要分为影像采集、靶区勾画、计划设计三个阶段。影像采集通常需要1-2天完成CT或磁共振扫描,确保肿瘤和周围组织的清晰成像。靶区勾画由医生手动或借助软件标注肿瘤范围及危险器官,复杂病例可能需3-5天反复修正。计划设计阶段物理师通过计算机模拟辐射剂量分布,常规病例需2-3天完成多轮优化,特殊病例如调强放疗或立体定向放疗可能延长至5-7天。部分医院采用自动化软件可缩短靶区勾画时间至1-2天,但计划验证仍需1-2天进行剂量校准和质控检测。
建议患者在等待放疗模型期间保持规律作息,避免感染或外伤影响治疗计划。模型制作完成后需与主治医生确认具体放疗开始时间,期间可提前了解放疗注意事项,如皮肤护理、饮食禁忌等,为后续治疗做好准备。
脂肪瘤和囊肿是两种常见的体表良性肿物,主要区别在于组织来源、质地特征和生长特点。脂肪瘤由成熟脂肪细胞构成,触感柔软且活动度好;囊肿则多为囊壁包裹液体或半固体物质,质地较韧且可能伴发感染。
1、组织来源差异
脂肪瘤起源于脂肪组织的异常增生,病理检查可见完整包膜内的成熟脂肪细胞。囊肿多由皮肤附属器(如皮脂腺、毛囊)导管阻塞形成,囊腔内含液体或角化物,常见类型包括表皮样囊肿、皮脂腺囊肿等。
2、触诊特征不同
脂肪瘤触诊呈分叶状团块,质地类似面团,推动时可明显滑动。囊肿触诊为圆形或椭圆形包块,表面光滑但活动度较差,合并感染时可能出现压痛或波动感。
3、生长速度区别
脂肪瘤生长缓慢,体积通常不超过5厘米,极少发生恶变。囊肿可能因内容物堆积而短期内增大,继发细菌感染时可迅速红肿化脓,需及时处理。
4、影像学表现
超声检查中脂肪瘤表现为均匀的高回声团块,与周围组织分界清晰。囊肿显示为无回声或低回声区,后方伴回声增强,合并感染时可见囊壁增厚或内部絮状回声。
5、处理原则差异
无症状的小脂肪瘤无须特殊处理,影响美观或压迫神经时可手术切除。囊肿易反复感染,建议在未感染期完整切除囊壁,已化脓者需先引流抗感染后再行二期手术。
日常应注意观察肿物变化,避免反复挤压刺激囊肿区域。若发现肿物短期内快速增大、出现疼痛破溃或影响关节活动,应及时至普外科或皮肤科就诊。术后保持伤口清洁干燥,定期复查可预防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