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49次阅读
肠易激综合征的典型症状主要有腹痛、腹胀、排便习惯改变、粪便性状异常、黏液便等。肠易激综合征是一种功能性胃肠病,可能与胃肠动力异常、内脏高敏感性、肠道菌群失调等因素有关。
腹痛是肠易激综合征最常见的症状,多位于下腹部,呈阵发性发作,排便后疼痛常可缓解。腹痛可能与胃肠动力紊乱、内脏高敏感性有关,疼痛程度轻重不一,轻者仅感不适,重者可影响日常生活。腹痛发作时可通过热敷、按摩腹部缓解,必要时可遵医嘱使用匹维溴铵片、马来酸曲美布汀胶囊等药物调节胃肠动力。
腹胀表现为腹部饱胀感或腹部膨隆,可能与胃肠动力障碍、肠道气体产生过多有关。腹胀常在餐后加重,夜间减轻,部分患者伴有嗳气、排气增多。减少产气食物摄入如豆类、洋葱等有助于缓解症状,必要时可遵医嘱使用二甲硅油片、复方消化酶胶囊等药物。
排便习惯改变表现为腹泻型、便秘型或混合型。腹泻型患者排便次数增多,粪便呈稀水样;便秘型患者排便困难,排便次数减少;混合型患者腹泻与便秘交替出现。排便习惯改变可能与胃肠动力异常、肠道菌群失调有关,可遵医嘱使用洛哌丁胺胶囊、乳果糖口服溶液等药物调节。
粪便性状异常表现为粪便不成形、呈稀水样或羊粪样,表面可附有黏液。粪便性状异常可能与肠道分泌功能紊乱、肠道传输时间改变有关。保持充足水分摄入、增加膳食纤维有助于改善粪便性状,必要时可遵医嘱使用蒙脱石散、聚乙二醇4000散等药物。
黏液便表现为粪便表面附着白色或透明黏液,可能与肠道炎症反应、肠道分泌功能亢进有关。黏液便通常不伴有脓血,若出现脓血便需警惕其他器质性疾病。减少刺激性食物摄入有助于缓解症状,必要时可遵医嘱使用美沙拉嗪肠溶片、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等药物。
肠易激综合征患者需注意饮食调理,避免摄入辛辣刺激、油腻、生冷食物及产气食物,规律进食,细嚼慢咽。保持规律作息,避免过度劳累和精神紧张,适当进行散步、瑜伽等舒缓运动有助于改善症状。若症状持续加重或出现体重下降、发热等警示症状,应及时就医排查其他器质性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