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59次阅读
酮体中毒可能由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长期饥饿、酗酒、严重感染等原因引起,需根据病因采取补液、胰岛素治疗等措施干预。
1、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胰岛素绝对或相对不足导致脂肪分解过度,可能与感染、胰岛素治疗中断等因素有关,表现为多尿、呼吸深快等症状。可遵医嘱使用胰岛素、氯化钾、碳酸氢钠等药物。
2、长期饥饿极端节食或消化吸收障碍时,机体通过分解脂肪供能产生过量酮体,常伴乏力、头晕等表现。需逐步恢复饮食摄入,必要时静脉补充葡萄糖。
3、酗酒酒精抑制肝糖原分解并干扰代谢,可能与低血糖、呕吐等因素有关,出现腹痛、意识模糊等症状。需戒酒并补充维生素B1、葡萄糖等。
4、严重感染脓毒症等感染状态下应激激素升高,可能与脱水、高热等因素有关,表现为心率增快、血压下降。需控制感染源并使用抗生素、液体复苏等治疗。
出现恶心呕吐、呼吸异常等酮症症状时需立即就医,日常需规律监测血糖并保持均衡饮食,避免诱发因素。
特发性急性胰腺炎的症状主要包括腹痛、恶心呕吐、发热、黄疸等,按病程发展可分为早期表现、进展期和终末期。
1、腹痛:早期表现为突发性上腹剧痛,呈持续性刀割样或钝痛,常向腰背部放射,弯腰抱膝位可部分缓解。
2、恶心呕吐:多数患者在腹痛后出现频繁恶心呕吐,呕吐物为胃内容物,严重者可吐出胆汁,呕吐后腹痛不缓解。
3、发热:病程进展期可出现38-39℃中度发热,若合并感染可出现高热寒战等全身中毒症状。
4、黄疸:终末期约20%患者出现皮肤巩膜黄染,多因胰头水肿压迫胆总管或合并胆道感染所致。
建议出现上述症状及时就医,完善血淀粉酶、脂肪酶及腹部影像学检查,确诊后需禁食胃肠减压并接受规范化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