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科 > 心血管内科

脑梗病人狂躁失控怎么办

| 1人回答 | 68次阅读

问题描述:
脑梗病人狂躁失控怎么办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邵自强
邵自强 中日友好医院 主任医师

脑梗病人出现狂躁失控症状时,可通过心理疏导、环境调整、药物干预、物理约束和专科治疗等方式处理。脑梗后狂躁通常与脑组织损伤、代谢紊乱、精神心理因素、药物副作用或并发症有关。

1、心理疏导

由专业心理医生或家属采用温和语言安抚,避免刺激患者情绪。可通过回忆熟悉场景、播放舒缓音乐等方式转移注意力。严重时需记录患者行为规律,寻找触发因素并针对性干预。

2、环境调整

保持病房安静,减少强光噪音刺激。移除环境中危险物品,床边加装防护栏。安排固定陪护人员,避免频繁更换照护者。维持昼夜节律,夜间使用柔和小夜灯。

3、药物干预

在神经科医生指导下使用奥氮平、喹硫平等抗精神病药控制躁动,合并抑郁时可联用舍曲林。脑水肿引发的狂躁需配合甘露醇脱水。用药期间需监测血压、心率及锥体外系反应。

4、物理约束

当患者出现自伤或伤人行为时,采用专用约束带限制四肢活动,每2小时松解一次并检查皮肤状况。约束期间保持肢体功能位,同步进行关节被动活动预防挛缩。

5、专科治疗

对于顽固性狂躁,需复查头颅CT排除新发出血或梗死灶扩大。康复科可进行经颅磁刺激治疗,精神科会诊评估是否合并器质性精神障碍。合并癫痫发作时需调整抗癫痫药物方案。

脑梗后狂躁患者的日常护理需保证每日饮水量,饮食以低盐低脂的软食为主,避免呛咳。定期帮助患者进行床上肢体活动,预防深静脉血栓。家属应学习识别早期躁动征兆,如坐立不安、语速加快等,及时采取干预措施。记录患者每日情绪变化和行为表现,复诊时向医生详细反馈。保持耐心和同理心,理解这是疾病导致的症状而非患者本意。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不稳定心绞痛鉴别诊断

不稳定心绞痛的鉴别诊断需通过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心电图、心肌酶谱及影像学检查等综合评估。不稳定心绞痛可能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心肌缺血、血栓形成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胸痛、呼吸困难等症状。 1、病史采集:详细询问患者的胸痛特点、持续时间、诱发因素及缓解方式,了解是否有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等危险因素。结合家族史及生活习惯,初步判断是否为心绞痛。 2、体格检查:通过听诊心脏、测量血压、观察颈静脉怒张等,评估心脏功能及是否存在心力衰竭等并发症。体格检查可为诊断提供重要线索。 3、心电图检查:心电图是诊断不稳定心绞痛的重要手段,可发现ST段压低、T波倒置等心肌缺血表现。动态心电图监测有助于捕捉一过性心肌缺血。 4、心肌酶谱检测:检测肌钙蛋白、肌酸激酶同工酶等心肌损伤标志物,评估是否存在心肌梗死。心肌酶谱升高提示心肌损伤,需进一步明确病因。 5、影像学检查:冠状动脉造影是诊断冠状动脉病变的金标准,可明确血管狭窄程度及部位。心脏超声、核素心肌灌注显像等可评估心脏功能及心肌缺血范围。 在日常护理中,患者需注意低盐低脂饮食,控制体重,戒烟限酒,适当进行有氧运动如散步、游泳等。定期监测血压、血糖、血脂,遵医嘱服用阿司匹林、硝酸甘油、β受体阻滞剂等药物。若症状加重或出现新的不适,应及时就医。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