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39次阅读
子宫肿大可能由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症、子宫内膜异位症、妊娠相关疾病或恶性肿瘤等原因引起。子宫肿大通常表现为下腹坠胀、月经异常、压迫症状等,需结合影像学检查明确病因。
1. 子宫肌瘤
子宫肌瘤是子宫平滑肌组织增生形成的良性肿瘤,可能与雌激素水平过高有关。患者可能出现经量增多、经期延长、尿频等症状。治疗可选用米非司酮片、桂枝茯苓胶囊等药物抑制肌瘤生长,体积较大时需行子宫肌瘤剔除术。
2. 子宫腺肌症
子宫腺肌症是子宫内膜组织侵入子宫肌层引起的病变,常见于育龄期女性。典型症状为进行性加重的痛经、经量增多,妇科检查可触及均匀增大的子宫。可遵医嘱使用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或注射用醋酸亮丙瑞林微球缓解症状。
3. 子宫内膜异位症
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异位的子宫内膜组织可刺激子宫增大,多伴有继发性痛经、性交痛及不孕。腹腔镜检查是诊断金标准,治疗可采用地诺孕素片、屈螺酮炔雌醇片等药物控制病灶发展。
4. 妊娠相关因素
正常妊娠、葡萄胎等妊娠相关情况均可导致子宫体积增大。妊娠子宫质地柔软,超声检查可见妊娠囊或特征性影像。异常妊娠需及时清宫处理,完全性葡萄胎需预防性化疗。
5. 恶性肿瘤
子宫内膜癌、子宫肉瘤等恶性肿瘤可引起子宫不规则增大,常伴阴道不规则出血、恶臭分泌物。确诊需依靠病理活检,治疗需根据分期选择广泛子宫切除术配合放化疗。
建议出现子宫肿大症状时尽早就医完善超声、磁共振等检查。日常避免摄入含雌激素的保健品,保持规律作息。急性下腹痛或大量阴道出血需立即急诊处理。定期妇科体检有助于早期发现子宫病变,40岁以上女性建议每年进行宫颈癌筛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