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睡眠不足会导致心脏病吗

长期睡眠不足可能会增加心脏病的发病风险。睡眠不足与心脏病的关系主要涉及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炎症反应加剧、代谢异常、血压波动、内皮功能障碍等因素。
睡眠不足会导致交感神经持续兴奋,引发心率增快和血管收缩,长期可能诱发高血压和冠状动脉痉挛。睡眠剥夺还会促进炎症因子释放,加速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持续睡眠时间不足5小时的人群,可能出现糖耐量异常和胰岛素抵抗,这些代谢紊乱都是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昼夜节律紊乱导致的血压昼夜波动消失,会加重心脏负荷。睡眠质量差还会损伤血管内皮功能,影响一氧化氮的合成与释放。
部分存在基础心血管疾病的人群,短期严重睡眠剥夺可能诱发急性心血管事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由于反复夜间缺氧,更容易合并心律失常和心力衰竭。长期轮班工作者因生物钟紊乱,可能出现心肌供血不足。某些遗传性心律失常综合征患者,睡眠不足会加重离子通道异常。绝经后女性雌激素水平下降时,睡眠障碍与冠心病进展存在协同作用。
建议保持每天7-8小时规律睡眠,避免睡前使用电子设备。存在打鼾或日间嗜睡症状时应进行睡眠监测。适量补充镁元素和褪黑素可能改善睡眠质量,但须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定期进行心电图和心脏超声检查有助于早期发现异常。建立固定的入睡仪式,如温水泡脚或冥想练习,有助于提升睡眠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