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43次阅读
甲状旁腺B超一般能看到,但检出率受腺体位置、大小及设备分辨率影响较大。
甲状旁腺体积较小,正常状态下每个腺体仅约米粒大小,位于甲状腺背侧。高频超声对位置表浅、体积增大的甲状旁腺病变有较高检出率,尤其适用于甲状旁腺增生或腺瘤的初步筛查。典型病变表现为甲状腺后方低回声结节,血流信号丰富。对于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患者,超声可观察到腺体弥漫性增大伴回声不均。但异位甲状旁腺如位于胸骨后或纵隔时,经颈部B超可能难以显示,此时需结合核素扫描或CT检查。
部分正常大小的甲状旁腺或微小腺瘤可能因被甲状腺遮挡而漏诊,肥胖患者颈部脂肪层较厚也会降低显像清晰度。合并甲状腺结节或钙化时,超声鉴别难度增加。若临床高度怀疑甲状旁腺疾病但B超阴性,建议采用双期CT或99mTc-MIBI显像提高诊断准确性。超声造影技术能增强血流灌注差异的显示,对多发性内分泌腺瘤病相关的小病灶更有优势。
检查前无须特殊准备,但需充分暴露颈部,检查时配合吞咽动作有助于显影。术后复查需关注残留腺体位置及血供情况,长期随访建议结合血钙和甲状旁腺激素水平综合评估。日常需注意钙磷代谢平衡,避免高磷饮食,定期监测骨密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