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科 > 神经内科

什么是重度焦虑症

| 1人回答 | 68次阅读

问题描述:
什么是重度焦虑症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邵自强
邵自强 中日友好医院 主任医师

重度焦虑症是一种以持续、过度的焦虑情绪为核心特征的精神障碍,属于焦虑症的严重表现形式,常伴随明显的躯体症状和社会功能损害。

1、核心症状

重度焦虑症患者会出现难以控制的过度担忧,这种担忧往往与实际情况不符且持续时间超过6个月。典型表现包括坐立不安、易怒、注意力难以集中以及睡眠障碍。部分人会出现预期性焦虑,即对尚未发生的事情产生灾难化联想。

2、躯体反应

自主神经功能紊乱是突出特征,常见心悸、出汗、颤抖等交感神经兴奋症状。消化系统可表现为恶心、腹泻,呼吸系统可能出现过度换气综合征。肌肉紧张性头痛和全身酸痛也较常见,部分患者会出现非特异性胸痛或麻木感。

3、认知障碍

患者存在明显的灾难化思维模式,对日常事务产生扭曲认知。记忆力和决策能力下降,部分人出现现实解体或人格解体体验。这种认知偏差会形成恶性循环,加重焦虑症状。

4、行为改变

回避行为是典型表现,患者会刻意回避可能引发焦虑的场景。社交功能受损,工作学习效率显著降低。部分患者会出现强迫性检查或寻求安慰的行为,严重者可发展为广场恐怖症。

5、共病情况

常与抑郁症共病,形成焦虑抑郁混合状态。也可能伴随惊恐障碍、强迫症等其他焦虑谱系障碍。长期未治疗可能诱发高血压、消化性溃疡等躯体疾病,滥用镇静药物风险增高。

建议保持规律作息和适度运动,如瑜伽、慢跑等有氧运动有助于缓解症状。饮食上增加富含欧米伽3脂肪酸的食物,减少咖啡因摄入。建立稳定的社会支持系统,避免过度自我施压。症状持续加重时应及时寻求心理治疗,认知行为疗法和正念训练被证实对改善症状有效,必要时需在精神科医生指导下进行药物干预。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喝酒脑出血是什么原因

喝酒脑出血可能由酒精导致血压升高、血管壁损伤、凝血功能异常、脑血管畸形、长期饮酒诱发动脉硬化等原因引起,可通过控制饮酒、调整生活方式、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干预。 1、血压升高:酒精会刺激交感神经系统,导致血管收缩和血压升高,长期饮酒可能诱发高血压,增加脑出血风险。治疗上需严格限制饮酒,必要时服用降压药物如氨氯地平片5mg每日一次、缬沙坦胶囊80mg每日一次。 2、血管壁损伤:酒精代谢产物乙醛会损伤血管内皮细胞,导致血管壁变薄和脆性增加,容易破裂出血。治疗上需戒酒并补充维生素C,每日摄入1000mg维生素C片,帮助修复血管内皮。 3、凝血功能异常:酒精会抑制血小板聚集和凝血因子生成,导致凝血功能异常,增加出血风险。治疗上需戒酒并补充维生素K,每日服用10mg维生素K片,改善凝血功能。 4、脑血管畸形:长期饮酒可能诱发脑血管畸形,如动脉瘤或动静脉畸形,增加脑出血风险。治疗上需进行脑血管造影检查,必要时进行动脉瘤夹闭术或动静脉畸形切除术。 5、动脉硬化:长期饮酒会导致脂质代谢紊乱,诱发动脉粥样硬化,增加脑出血风险。治疗上需戒酒并服用降脂药物如阿托伐他汀钙片20mg每日一次,同时控制饮食,减少高脂食物摄入。 控制饮酒是预防和治疗喝酒脑出血的关键,建议每日饮酒量不超过25g酒精。饮食上多摄入富含维生素C和维生素K的食物,如柑橘类水果和绿叶蔬菜。运动方面建议进行适量有氧运动,如快走或游泳,每周3-5次,每次30分钟。同时注意监测血压和血脂水平,定期进行脑血管检查,及时发现和处理脑血管异常。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