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科 > 消化内科

缺血性结肠炎的鉴别诊断方法是什么

| 1人回答 | 67次阅读

问题描述:
缺血性结肠炎的鉴别诊断方法是什么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朱欣佚
朱欣佚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副主任医师
缺血性结肠炎应该与感染性肠炎、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出血坏死性小肠炎、结肠肿瘤、伪膜性肠炎、放射性肠炎等疾病相鉴别。通过临床表现,如剧烈腹痛、腹泻、血便,腹部症状与体征不相符合;实验室检查血象升高、血沉增快;结肠镜检查发现病变部位以左半结肠为主,几乎不累及直肠,这一点可以和溃疡性结肠炎相鉴别。病理学检查表现为粘膜充血、水肿、糜烂,选择性肠系膜动脉造影可以了解血管的情况,发现血管的病变,对于缺血性结肠炎的症状,有很大的帮助。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便血需要吃什么药

便血可通过止血药物、抗炎药物、调节肠道菌群药物等方式治疗。便血可能与痔疮、肛裂、消化道溃疡、炎症性肠病、结肠息肉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排便时出血、腹痛、排便困难等症状。 1、止血药物:便血时需使用止血药物控制出血,如氨甲环酸片500mg/次,每日3次、维生素K1注射液10mg/次,每日1次、云南白药胶囊2粒/次,每日3次。这些药物通过促进凝血或收缩血管减少出血。 2、抗炎药物:炎症性肠病或肛周炎症引起的便血可使用抗炎药物,如美沙拉嗪肠溶片1g/次,每日3次、柳氮磺吡啶片500mg/次,每日3次。这些药物可减轻肠道炎症,缓解出血症状。 3、调节肠道菌群药物:肠道菌群失调可能导致便血,可使用益生菌类药物调节,如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2粒/次,每日2次、乳酸菌素片2片/次,每日3次。这些药物有助于恢复肠道菌群平衡,改善肠道功能。 4、痔疮治疗:痔疮引起的便血可使用痔疮膏或栓剂,如马应龙痔疮膏每日2次、复方角菜酸酯栓每日1次。这些药物通过消肿止痛、促进愈合减少出血。 5、肛裂治疗:肛裂引起的便血可使用促进伤口愈合的药物,如复方角菜酸酯乳膏每日2次、硝酸甘油软膏每日1次。这些药物可缓解肛门疼痛,促进裂口愈合。 便血患者需注意饮食调理,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多摄入富含纤维的食物如燕麦、红薯、菠菜等,保持大便通畅。适量运动如散步、瑜伽有助于改善肠道功能。如便血持续或加重,应及时就医,明确病因并进行针对性治疗。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