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外科 > 肝胆外科

肝硬化患者胃出血做什么手术?

| 1人回答 | 45次阅读

问题描述:
肝硬化患者胃出血做什么手术?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陈国栋
陈国栋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副主任医师

肝硬化患者胃出血通常需要根据出血原因选择内镜下止血术或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肝硬化合并胃出血多由门静脉高压导致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引起,属于急危重症,需立即就医处理。

内镜下止血术是肝硬化胃出血的首选治疗方式,通过胃镜直接定位出血点并实施干预。常见术式包括内镜下曲张静脉套扎术和内镜下硬化剂注射术。套扎术利用橡皮圈结扎曲张静脉阻断血流,硬化剂注射则通过化学药物促使血管闭塞。两种方式创伤小且可重复操作,适用于活动性出血或预防再出血。术后需禁食并密切监测生命体征,配合降低门脉压力药物如盐酸普萘洛尔片、硝酸异山梨酯片等控制基础病因。

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适用于反复出血或内镜治疗无效的患者,通过在肝静脉与门静脉间建立分流通道降低门脉压力。该手术能显著减少出血风险但可能诱发肝性脑病,需严格评估肝功能储备。术后需长期服用乳果糖口服溶液调节肠道菌群,限制蛋白质摄入量,定期复查分流道通畅情况。

肝硬化患者出现呕血或黑便时应立即平卧并禁食禁水,家属需记录出血量和伴随症状,转运过程中保持侧卧位防止误吸。日常需避免粗糙坚硬食物,限制钠盐摄入,遵医嘱服用门脉降压药物,每3-6个月进行胃镜监测。注意观察意识状态变化,出现嗜睡或言语混乱需警惕肝性脑病,及时复查血氨水平。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胰腺炎最先升高的酶

胰腺炎发生时,最先升高的酶是血清淀粉酶和血清脂肪酶。血清淀粉酶通常在发病后2-12小时内开始升高,24-48小时达到峰值,3-5天内逐渐恢复正常。血清脂肪酶的升高时间稍晚,但持续时间更长,通常在发病后4-8小时开始升高,24小时达到峰值,可持续7-10天。这两种酶的升高是胰腺炎诊断的重要依据,结合临床表现和影像学检查,可以明确诊断。 1、血清淀粉酶:血清淀粉酶是胰腺分泌的一种消化酶,主要负责分解淀粉。胰腺炎时,胰腺组织受损,淀粉酶释放入血,导致血清淀粉酶水平升高。检测血清淀粉酶水平有助于早期诊断胰腺炎,但其特异性较低,需结合其他指标综合判断。 2、血清脂肪酶:血清脂肪酶是胰腺分泌的另一种消化酶,主要负责分解脂肪。胰腺炎时,脂肪酶同样会释放入血,导致血清脂肪酶水平升高。血清脂肪酶的升高时间稍晚于淀粉酶,但其特异性较高,持续时间更长,是诊断胰腺炎的重要指标。 3、影像学检查:除了血清酶学检查,影像学检查也是诊断胰腺炎的重要手段。腹部超声、CT和MRI等影像学检查可以直观显示胰腺的形态和结构,帮助判断胰腺炎的严重程度和并发症情况。 4、临床表现:胰腺炎的临床表现包括上腹部剧烈疼痛、恶心、呕吐、发热等。结合血清酶学检查和影像学检查,可以明确诊断胰腺炎,并评估病情的严重程度。 5、综合诊断:胰腺炎的诊断需要综合血清酶学检查、影像学检查和临床表现。血清淀粉酶和脂肪酶的升高是胰腺炎诊断的重要依据,但需结合其他指标和检查结果,避免误诊和漏诊。 胰腺炎的诊断需要综合考虑血清酶学检查、影像学检查和临床表现。血清淀粉酶和脂肪酶的升高是胰腺炎诊断的重要依据,但需结合其他指标和检查结果,避免误诊和漏诊。胰腺炎患者应注意饮食调理,避免高脂肪、高蛋白食物,选择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米粥、面条、蔬菜等。适量运动有助于促进消化和代谢,但需避免剧烈运动,以免加重病情。定期复查血清酶学指标和影像学检查,及时调整治疗方案,有助于控制病情,预防并发症。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