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科 > 神经内科 > 偏头痛

脑梗心脏突然跳得快怎么回事

| 1人回答 | 55次阅读

问题描述:
脑梗心脏突然跳得快怎么回事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邵自强
邵自强 中日友好医院 主任医师

脑梗患者心脏突然跳得快可能与心肌缺血、心律失常、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电解质失衡、药物副作用等因素有关,需警惕心源性栓塞风险。建议立即监测血压心率,完善心电图和心肌酶检查,必要时进行24小时动态心电图监测。

1. 心肌缺血

脑梗急性期可能合并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当病变累及脑干心血管调节中枢时,会通过交感神经兴奋引发窦性心动过速,患者可能出现胸闷伴心悸。需紧急查肌钙蛋白T检测,可考虑使用单硝酸异山梨酯缓释片改善冠脉循环,但禁用β受体阻滞剂类药物。

2. 心律失常

心房颤动是脑梗患者常见并发症,尤其合并左心房扩大时易发生快速型房颤。听诊可发现心律绝对不齐,心电图显示P波消失。建议使用普罗帕酮片转复心律,重度患者需胺碘酮注射液静脉给药。新发房颤患者应筛查甲状腺功能。

3. 自主神经紊乱

岛叶皮质梗死会破坏自主神经平衡,导致交感神经过度激活。表现为突发心率增快伴血压波动,但心电图无异常波形。此类患者可使用酒石酸美托洛尔片控制心率,同时进行倾斜试验评估自主神经功能。

4. 电解质紊乱

脑梗后呕吐或使用脱水剂可能引发低钾血症。当血钾低于3.0mmol/L时会出现室性早搏甚至室速,典型心电图显示U波增高。需静脉补钾并使用门冬氨酸钾镁片,补钾速度不宜超过20mmol/h。

5. 药物因素

氨茶碱注射液等支气管扩张剂、阿托品注射液等抗胆碱药均可引起反射性心动过速。部分患者使用rt-PA溶栓后会出现再灌注性心律失常。需立即停药并改用盐酸地尔硫卓缓释胶囊控制心室率。

脑梗患者出现心悸时应保持半卧位休息,避免突然体位变化。日常需控制每日钠盐摄入不超过5克,监测晨起静息心率。康复期可进行低强度有氧训练,如踏步机训练每周3次,每次不超过30分钟。随身携带硝酸甘油片应急,但收缩压低于90mmHg时禁用。定期复查经食道超声评估心耳血栓情况。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游走性疼痛怎么治疗

游走性疼痛可通过热敷、冷敷、药物治疗、物理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缓解。游走性疼痛通常由肌肉劳损、关节炎、纤维肌痛综合征、风湿性多肌痛、神经病变等原因引起。

1、热敷

热敷有助于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紧张和疼痛。可以使用热水袋、热毛巾或电热毯进行热敷,温度不宜过高,避免烫伤皮肤。热敷时间控制在15-20分钟,每日可重复进行2-3次。热敷适用于肌肉劳损或关节炎引起的游走性疼痛,能够帮助放松肌肉并减轻不适感。

2、冷敷

冷敷适用于急性疼痛或炎症反应明显的游走性疼痛,能够减轻肿胀和麻木感。可以使用冰袋或冷毛巾敷在疼痛部位,每次冷敷时间不超过15分钟,避免冻伤皮肤。冷敷间隔2小时可重复进行,适用于外伤或急性关节炎发作时的疼痛缓解。冷敷能够收缩血管,减少局部炎症介质的释放。

3、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需要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常用药物包括布洛芬缓释胶囊、双氯芬酸钠肠溶片、塞来昔布胶囊等非甾体抗炎药,可缓解炎症和疼痛。对于神经性疼痛,医生可能会开具加巴喷丁胶囊或普瑞巴林胶囊。纤维肌痛综合征患者可能需要使用度洛西汀肠溶胶囊。使用药物时需注意胃肠道反应和肝肾功能监测。

4、物理治疗

物理治疗包括超声波治疗、经皮电神经刺激、牵引疗法等方法,能够改善局部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痉挛和神经压迫。物理治疗需由专业康复师操作,根据疼痛部位和原因选择合适的方法。超声波治疗适用于深层组织炎症,经皮电神经刺激对神经性疼痛效果较好。物理治疗通常需要多次进行才能显现效果。

5、手术治疗

手术治疗适用于严重神经压迫或关节结构损伤引起的游走性疼痛,如椎间盘突出症或严重骨关节炎。常见手术方式包括微创椎间盘切除术、关节镜清理术等。手术能够解除神经压迫或修复受损关节结构,但存在一定风险,需严格评估手术适应症。术后需要配合康复训练,逐步恢复关节功能和肌肉力量。

游走性疼痛患者应注意保持规律作息,避免过度劳累和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适当进行低强度运动如游泳、瑜伽等有助于增强肌肉力量和关节灵活性。饮食上可增加富含欧米伽3脂肪酸的食物如深海鱼、亚麻籽等,有助于减轻炎症反应。保持良好心态,避免焦虑和压力过大,必要时可寻求心理咨询。如疼痛持续加重或伴随其他症状,应及时就医检查。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