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外科 > 泌尿外科

女性尿道憩室和尿失禁的区别

| 1人回答 | 83次阅读

问题描述:
女性尿道憩室和尿失禁的区别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李青
李青 北京安贞医院 主任医师

女性尿道憩室和尿失禁是两种不同的泌尿系统疾病,尿道憩室是尿道壁的囊状膨出,尿失禁则是尿液不自主漏出的症状。尿道憩室可能由先天发育异常、尿道感染或尿道损伤引起,通常表现为排尿困难、尿频尿急、会阴部疼痛或性交痛,部分患者可能出现尿后滴沥或尿道感染反复发作。尿失禁常见于压力性尿失禁、急迫性尿失禁或混合性尿失禁,多与盆底肌松弛、膀胱过度活动或神经系统疾病相关,典型症状为咳嗽、打喷嚏时漏尿或突发强烈尿意无法控制。尿道憩室诊断需通过尿道造影、超声或磁共振检查,治疗包括抗生素控制感染或手术切除憩室;尿失禁可通过盆底肌训练、行为疗法或抗胆碱能药物改善,严重者需进行吊带手术或膀胱颈悬吊术。建议出现相关症状时及时就医评估,避免自行用药或延误治疗。

尿道憩室患者可能出现排尿后尿液滞留于憩室腔内,导致尿后滴沥或反复尿道感染,部分患者会阴部可触及软性包块,按压时有尿液或脓液排出。尿失禁患者通常无局部包块表现,压力性尿失禁患者在腹压增高时出现漏尿,急迫性尿失禁患者常伴有尿急、尿频等膀胱过度活动症状。尿道憩室合并感染时需使用左氧氟沙星片、头孢克肟分散片等抗生素,尿失禁患者可遵医嘱使用米拉贝隆缓释片、索利那新片调节膀胱功能。盆底肌训练对轻度压力性尿失禁效果较好,每天坚持收缩肛门和阴道肌肉有助于改善控尿能力。

保持每日饮水1500-2000毫升避免尿液浓缩,排尿后从前向后清洁会阴部减少感染风险。避免长期憋尿或过度劳累,肥胖患者需控制体重减轻腹压。穿着棉质透气内裤并定期更换,性生活前后注意清洁卫生。饮食中限制咖啡、酒精等刺激性饮品摄入,适量补充维生素C增强尿道黏膜抵抗力。定期进行妇科检查及泌尿系统超声筛查,出现排尿异常或会阴不适时应尽早就诊明确病因。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尿道痒、不痛、尿常规正常是怎么回事

尿道痒但无疼痛感且尿常规检查正常,可能由非感染性因素、局部刺激、心理因素、过敏反应、慢性炎症等原因引起,可通过局部护理、心理调节、抗过敏治疗、中药调理、生活习惯调整等方式缓解。 1、非感染性因素:尿道痒可能与尿道黏膜的轻微损伤或干燥有关,常见于频繁使用碱性洗液或过度清洁。建议使用温和的清水清洗外阴,避免使用刺激性洗液,保持局部湿润,适当涂抹无刺激的保湿霜。 2、局部刺激:内裤材质粗糙或过紧、卫生巾过敏等可能刺激尿道口,导致瘙痒。选择纯棉透气的内裤,避免使用含香料或化学成分的卫生用品,保持外阴清洁干燥,减少摩擦刺激。 3、心理因素:长期焦虑、紧张等情绪可能引发尿道瘙痒,称为“心因性尿道综合征”。通过放松训练、冥想、心理咨询等方式缓解心理压力,避免过度关注症状,逐步改善不适感。 4、过敏反应:对某些食物、药物或环境中的过敏原可能引发尿道瘙痒。避免接触已知过敏原,如海鲜、花粉等,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服用抗组胺药物如氯雷他定片10mg/次,每日一次或西替利嗪片5mg/次,每日一次。 5、慢性炎症:尿道黏膜的慢性炎症可能表现为瘙痒而无明显疼痛,常见于长期久坐、饮水不足等不良生活习惯。增加每日饮水量至2000ml以上,避免久坐,适当进行盆底肌锻炼,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服用清热解毒的中药如三金片3片/次,每日三次。 日常饮食中多摄入富含维生素C的水果如橙子、猕猴桃,增强免疫力;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如辣椒、酒精。保持规律作息,避免熬夜,适当进行有氧运动如散步、瑜伽,促进血液循环。若症状持续或加重,建议及时就医,排除潜在疾病。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