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医

面部皮炎脱皮怎么办

| 1人回答 | 77次阅读

问题描述:
面部皮炎脱皮怎么办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王晓彦
王晓彦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 主任医师

面部皮炎脱皮可通过保湿修复、避免刺激、药物治疗、光疗管理、饮食调整等方式改善。面部皮炎脱皮通常由皮肤屏障受损、过敏反应、感染因素、环境刺激、免疫异常等原因引起。

1、保湿修复

使用含神经酰胺、透明质酸等成分的医用保湿霜帮助修复皮肤屏障。避免频繁清洁或使用碱性洁面产品,选择温和无香料的护肤品。每日洁面后及时涂抹保湿产品,可减少水分流失,缓解脱屑症状。

2、避免刺激

暂停使用含酒精、果酸、磨砂颗粒的化妆品及护肤品。外出时采取物理防晒措施,如戴宽檐帽、使用遮阳伞。接触硬水或化学物质时需佩戴防护手套,避免搔抓或摩擦患处。

3、药物治疗

急性期可遵医嘱使用他克莫司软膏、吡美莫司乳膏等钙调磷酸酶抑制剂。合并感染时需联用夫西地酸乳膏、莫匹罗星软膏等抗生素制剂。严重者可短期外用氢化可的松乳膏等弱效糖皮质激素。

4、光疗管理

顽固性皮炎可考虑窄谱中波紫外线治疗,需在专业医师指导下进行。治疗期间需加强皮肤保湿护理,避免同时使用光敏性药物。每次照射后观察皮肤反应,出现灼痛需立即暂停。

5、饮食调整

减少辛辣刺激及高糖饮食摄入,适量补充富含维生素B族的全谷物、坚果等食物。合并过敏体质者需排查牛奶、海鲜等易致敏食物。每日饮水保持充足,有助于维持皮肤代谢。

建议选择纯棉材质的枕巾并定期更换,避免使用含荧光剂的洗涤剂清洗面部接触物。若脱皮伴随红肿渗液或持续加重,需就医进行真菌镜检或斑贴试验。治疗期间避免自行使用偏方或频繁更换护肤品,外出时可使用医用冷喷仪缓解不适。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猩红热皮疹是什么症状

猩红热皮疹是A组β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引起的特征性皮肤表现,典型症状包括全身弥漫性红斑、粟粒样丘疹、口周苍白圈、杨梅舌及皮疹消退后脱屑。猩红热皮疹通常由链球菌性咽炎继发,需及时就医治疗。

1、全身弥漫性红斑

发病初期出现颈部、胸腹部皮肤潮红,24小时内迅速蔓延至全身,呈现均匀分布的鲜红色斑疹,按压可暂时褪色。皮肤触感粗糙如砂纸,伴随发热、咽痛等全身症状。该阶段需隔离患者,医生可能开具青霉素V钾片或头孢克洛干混悬剂等抗生素治疗。

2、粟粒样丘疹

红斑基础上出现密集针尖大小的凸起疹点,呈鸡皮疙瘩样外观,疹间皮肤充血发红。皮疹在皮肤皱褶处如腋窝、腹股沟更密集,形成帕氏线。此时需保持皮肤清洁,避免抓挠,医生可能联合使用炉甘石洗剂缓解瘙痒。

3、口周苍白圈

面部充血发红时,口鼻周围呈现特征性苍白色区域。伴随咽部黏膜充血、扁桃体肿大,舌乳头初期覆盖白苔,后期舌苔脱落呈现杨梅样红肿。该症状提示感染活跃期,需卧床休息并遵医嘱使用阿奇霉素颗粒等药物治疗。

4、杨梅舌

发病3-4天后舌乳头增生肿胀,舌面呈鲜红色伴白色脱皮,状如杨梅表面。此时可能伴随高热、头痛等症状,提示毒素血症加重。医生可能建议静脉注射青霉素钠,并监测是否出现中耳炎等并发症。

5、脱屑期表现

皮疹消退后1周左右开始脱屑,从面部逐渐扩展至躯干、四肢,手掌足底可出现大片膜状脱皮。脱屑期持续2-4周,此时传染性降低但仍需完成抗生素疗程,可使用凡士林软膏滋润皮肤,预防继发感染。

猩红热皮疹患者应单独使用餐具毛巾,保持居室通风。饮食选择温凉流质食物如米汤、藕粉,避免辛辣刺激。恢复期可逐步增加鸡蛋羹、瘦肉粥等优质蛋白食物,配合新鲜果蔬补充维生素。观察是否出现关节肿痛、尿色加深等并发症症状,痊愈后需复查尿常规排除肾小球肾炎。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