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医 > 中医保健

溃疡性结肠炎病人主要的症状

| 1人回答 | 30次阅读

问题描述:
溃疡性结肠炎病人主要的症状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李涛
李涛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主任医师
溃疡性结肠炎的主要症状包括长期腹泻、大便中带血、腹痛以及直肠不适,这类疾病需尽早就医进行诊断和治疗,以避免病情加重及潜在并发症的发生。同时,患者可能会表现为疲劳、体重减轻和贫血等全身症状,这些症状需要综合治疗和长期管理。
1、消化道症状
溃疡性结肠炎典型表现为腹泻,病情加重时可能出现水样便或大便中有粘液、脓液、血液。腹泻通常为持续性,有时伴随排便前腹痛。这些症状与结肠黏膜的溃疡和炎症活动有关。患者出现明显的排便习惯改变,如每日排便数次甚至数十次,部分患者还可能感受到持续的直肠灼痛或排便紧迫感。如果症状明显,应及早就医以明确病情,避免发展为更严重的肠道损伤。
2、全身症状
溃疡性结肠炎除局部症状外,还可能出现疲劳、食欲不振、体重下降等全身表现,尤其在疾病中重度活动期更为明显。由于慢性出血,大便中带血时间久了可能引起缺铁性贫血,表现为面色苍白、头晕、乏力等症状。严重时还可能产生低蛋白血症。这些症状提示患者需要除控制炎症外,还需适当补充营养和治疗伴发症状。
3、其他并发症信号
溃疡性结肠炎可能会因长期炎症刺激引发体外表现,如皮疹、眼痛、口腔溃疡,甚至关节疼痛,属于疾病的肠外表现之一。当肠外症状显现时常提示疾病可能进入了复杂阶段,这时需要联合科室会诊。某些情况下,若病情持续恶化未加以控制,还可能发展成中毒性巨结肠、肠穿孔,甚至增加肠癌风险。
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需长期关注的慢性疾病,患者面对持续的腹泻和便血症状,应立刻就医进行胃肠镜检查等明确诊断,避免因延误治疗导致不可逆性损伤。治疗方式包括药物治疗如磺胺类药物、糖皮质激素、饮食调整如避免高纤维食物和刺激性食物以及严重时通过手术切除病变肠段等。长期管理、心理辅导以及营养干预对病情的控制也起到关键作用。健康生活方式和定期复查能帮助患者更好地掌控病情。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肝硬化腹水中医治疗

肝硬化腹水可通过中药调理、针灸、推拿、饮食调节、运动疗法等方式治疗。肝硬化腹水通常由肝炎、酒精性肝病、门静脉高压、营养不良、代谢紊乱等原因引起。 1、中药调理:中医认为肝硬化腹水与肝郁脾虚、湿热内蕴有关,常用药物包括茵陈蒿汤、五苓散、实脾饮等。茵陈蒿汤具有清热利湿、退黄的作用,适用于湿热型腹水;五苓散可健脾利水,适用于脾虚湿盛型腹水;实脾饮则用于脾肾阳虚型腹水。中药治疗需在中医师指导下进行,根据个体差异调整方剂。 2、针灸疗法:针灸通过刺激特定穴位调节肝脾功能,促进水液代谢。常用穴位包括足三里、阴陵泉、三阴交、太冲等。足三里可健脾益气,阴陵泉有助于利水消肿,三阴交调节肝脾肾三脏功能,太冲疏肝理气。针灸治疗需由专业针灸师操作,每周2-3次,连续治疗4-6周。 3、推拿按摩:推拿通过手法按摩腹部和背部穴位,促进气血运行,改善肝脾功能。常用手法包括揉腹、推脾经、按肝俞等。揉腹可促进肠道蠕动,推脾经有助于健脾化湿,按肝俞疏肝理气。推拿治疗需在专业推拿师指导下进行,每次30分钟,每周2-3次。 4、饮食调节:肝硬化腹水患者需注意低盐、低脂、高蛋白饮食。建议每日盐摄入量不超过3克,避免腌制食品和高盐调味品。适量摄入优质蛋白质,如鱼、瘦肉、豆制品等,有助于修复肝细胞。多食用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如新鲜蔬菜、水果,补充身体所需营养。 5、运动疗法:适度运动有助于改善肝硬化腹水患者的身体状况。建议选择低强度有氧运动,如散步、太极拳、八段锦等。散步可促进血液循环,太极拳和八段锦有助于调节气血、增强体质。运动时间每次30分钟左右,每周3-5次,避免过度劳累。 肝硬化腹水患者在进行中医治疗的同时,需结合西医治疗,定期复查肝功能、腹水情况,监测病情变化。饮食上应保持清淡、易消化,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适量补充蛋白质和维生素。运动方面选择低强度有氧运动,如散步、太极拳等,有助于改善身体状况。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配合治疗,有助于提高生活质量。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