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儿科 > 小儿内科

新生儿持续性肺动脉高压治疗

| 1人回答 | 92次阅读

问题描述:
新生儿持续性肺动脉高压治疗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王强
王强 山东省立医院 副主任医师
新生儿持续性肺动脉高压(PPHN)是一种严重的疾病,可能导致缺氧和器官损伤,需及时治疗。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机械通气和体外膜肺氧合(ECMO),具体方案需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和患儿状况决定。
1、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是PPHN的首选方法,主要通过扩张肺血管、降低肺动脉压力来改善氧合。常用药物包括:
- 一氧化氮吸入(iNO):直接作用于肺血管,选择性扩张肺动脉,改善氧合,副作用较少。
- 西地那非:一种磷酸二酯酶抑制剂,通过增加环磷酸鸟苷(cGMP)水平,帮助扩张肺血管。
- 米力农:具有强心和扩血管作用,适用于合并心功能不全的患儿。
2、机械通气
对于药物治疗效果不佳的患儿,机械通气是重要支持手段。通过调节呼吸机参数,如氧浓度、呼气末正压(PEEP)和吸气峰压(PIP),帮助改善氧合和通气。高频振荡通气(HFOV)是一种特殊通气方式,适用于严重病例,可减少肺损伤。
3、体外膜肺氧合(ECMO)
对于药物治疗和机械通气均无效的重症患儿,ECMO是最后的治疗选择。ECMO通过体外循环替代心肺功能,为患儿提供氧合和循环支持,争取时间让肺部和心脏恢复功能。
4、支持治疗
- 维持体温和血糖稳定:避免低体温和低血糖加重病情。
- 纠正酸中毒:通过碳酸氢钠等药物调节酸碱平衡,改善组织氧供。
- 营养支持:通过静脉营养或肠内营养,确保患儿能量供应。
新生儿持续性肺动脉高压的治疗需要多学科协作,早期诊断和干预是关键。家长应密切配合医生,及时监测患儿病情变化,确保治疗方案的顺利实施。对于重症患儿,ECMO等高级生命支持技术可能成为挽救生命的重要手段。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小儿肺炎用听诊器能听出来吗

小儿肺炎可通过听诊器初步判断,但确诊需结合其他检查。肺炎的诊断通常基于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和实验室检查。 1、听诊检查:听诊器是医生常用的工具之一,通过听诊可以初步判断肺部是否存在异常。肺炎患者通常会出现湿啰音、干啰音或呼吸音减弱等体征。湿啰音是由于肺泡内有液体渗出,干啰音则可能与气道炎症或分泌物有关。然而,听诊结果仅作为初步参考,不能单独用于确诊。 2、影像学检查:胸部X线或CT检查是诊断肺炎的重要手段。影像学可以清晰显示肺部炎症的范围和程度,如肺实变、渗出或空洞等。对于小儿肺炎,胸部X线是首选检查方法,能够帮助医生明确病变性质并评估病情严重程度。 3、实验室检查:血常规、C反应蛋白和降钙素原等实验室指标可以辅助判断是否存在感染及感染类型。细菌性肺炎通常表现为白细胞计数升高,而病毒性肺炎可能表现为淋巴细胞增多。痰液或咽拭子培养有助于明确病原体类型。 4、临床症状:小儿肺炎的典型症状包括发热、咳嗽、呼吸急促和胸痛等。婴幼儿可能表现为食欲不振、烦躁不安或嗜睡。医生会根据症状的严重程度和持续时间综合判断是否存在肺炎。 5、其他辅助检查:对于疑难病例,医生可能建议进行支气管镜检查或肺功能测试。支气管镜检查可以直接观察气道情况并采集样本,肺功能测试则有助于评估肺部通气功能。 肺炎的护理应注重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交叉感染。饮食上以清淡易消化为主,如米粥、蔬菜汤等,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适当增加饮水量,有助于稀释痰液,促进排痰。对于发热患儿,可采用物理降温方法,如温水擦浴或退热贴。定期监测体温和呼吸频率,若症状加重或持续不退,需及时就医。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