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医 > 中医保健

脾虚头晕是怎么回事

| 1人回答 | 53次阅读

问题描述:
脾虚头晕是怎么回事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王强
王强 山东省立医院 副主任医师

脾虚头晕可能与气血不足、脾胃虚弱、湿浊中阻、肝郁脾虚、中气下陷等原因有关,可通过饮食调理、中药治疗、针灸疗法、运动锻炼、情志调节等方式改善。脾虚头晕通常表现为头部昏沉、视物模糊、乏力倦怠等症状,需结合具体病因采取针对性措施。

1、气血不足

长期饮食不节或过度劳累可能导致气血生化不足,脑窍失养引发头晕。常伴随面色苍白、心悸气短,可遵医嘱使用归脾丸、八珍颗粒、复方阿胶浆等中成药补益气血。日常可食用红枣、桂圆等补血食材,避免生冷油腻食物。

2、脾胃虚弱

脾胃运化功能减退会影响水谷精微输布,导致清阳不升而头晕。多伴有食欲不振、腹胀便溏,可选用参苓白术散、香砂六君丸、补中益气丸等健脾药物。建议规律进食小米粥、山药等易消化食物,少食多餐减轻胃肠负担。

3、湿浊中阻

脾虚湿盛时痰湿阻滞中焦,清阳被遏可出现头重如裹状头晕。常见舌苔厚腻、恶心反胃,宜用二陈丸、平胃散、藿香正气液等化湿醒脾。饮食需忌甜腻辛辣,适当添加薏苡仁、赤小豆等利湿食材。

4、肝郁脾虚

情志不畅导致肝气郁结,横逆犯脾时可出现阵发性眩晕。多伴胁胀嗳气、情绪波动,可选用逍遥丸、柴胡疏肝散、舒肝解郁胶囊等疏肝健脾。保持情绪平稳,练习八段锦等舒缓运动有助于气机调达。

5、中气下陷

久病体弱致脾气下陷,清阳不升引发直立性头晕。常见气短懒言、脏器下垂,需用补中益气汤、黄芪颗粒、生脉饮等升提中气。避免久站劳累,可艾灸足三里等穴位辅助改善。

脾虚头晕患者需保持规律作息,每日进行30分钟温和运动如太极拳。饮食宜选择南瓜、粳米等黄色食物健脾,避免暴饮暴食。若头晕持续或加重,应及时就医排除贫血、低血糖等器质性疾病,中医辨证治疗期间需定期复诊调整用药方案。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阳虚怎么调理身体真相来了

阳虚可通过饮食调节、运动锻炼、中药调理、生活习惯改善、心理调节等方式调理。阳虚通常由先天不足、过度劳累、饮食不当、环境寒冷、慢性疾病等原因引起。 1、饮食调节:阳虚人群应多食用温补类食物,如羊肉、牛肉、韭菜、生姜等,这些食物有助于温阳散寒。同时,避免食用寒凉性食物,如西瓜、梨、冷饮等,以免加重阳虚症状。 2、运动锻炼:适量运动有助于提升阳气,选择温和的运动方式如太极拳、八段锦、散步等,避免剧烈运动导致过度耗气。运动时间宜选择早晨或傍晚,避免在寒冷环境中运动。 3、中药调理:阳虚者可服用温补类中药,如附子理中丸、金匮肾气丸、右归丸等,具体剂量需根据个人体质和医生建议调整。中药调理需长期坚持,避免短期内频繁更换药物。 4、生活习惯改善:保持规律作息,避免熬夜,确保充足的睡眠时间。注意保暖,尤其是腰腹部和下肢,避免受寒。室内环境宜保持温暖,避免长时间处于寒冷潮湿的环境中。 5、心理调节:阳虚者常伴有情绪低落、精神不振等症状,需进行心理调节,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可通过冥想、深呼吸、听音乐等方式缓解压力,避免过度焦虑和抑郁。 阳虚的调理需从饮食、运动、中药、生活习惯和心理等多方面入手,长期坚持才能取得良好效果。饮食上应注重温补,避免寒凉;运动选择温和方式,避免过度耗气;中药调理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生活习惯需规律,注意保暖;心理调节有助于缓解负面情绪。综合调理有助于改善阳虚体质,提升整体健康水平。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