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外科 > 泌尿外科

老人摔了一跤后尿失禁了怎么办

| 1人回答 | 45次阅读

问题描述:
老人摔了一跤后尿失禁了怎么办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李青
李青 北京安贞医院 主任医师

老人摔跤后出现尿失禁可通过骨盆底肌训练、导尿处理、药物治疗、神经调节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干预。尿失禁可能与骨盆底肌损伤、尿道括约肌功能障碍、神经损伤、泌尿系统感染、脊柱损伤等因素有关。

1、骨盆底肌训练

通过凯格尔运动增强盆底肌肉力量,改善控尿能力。建议在康复师指导下重复进行收缩肛门和尿道动作,每日3组,每组10次。适用于轻度压力性尿失禁,需持续2个月以上见效。训练时避免腹部用力,防止加重腹压。

2、导尿处理

急性尿潴留时需间歇导尿,使用一次性无菌导尿管每日导尿4次。长期尿失禁可留置导尿管,需每2周更换防止尿路感染。导尿前后用碘伏消毒会阴,操作时保持无菌。导尿期间监测尿液颜色和尿量,出现血尿或发热需就医。

3、药物治疗

米拉贝隆缓释片可松弛膀胱逼尿肌,适用于急迫性尿失禁。酒石酸托特罗定片能抑制膀胱过度活动,但可能引起口干便秘。盐酸奥昔布宁栓剂直接作用于膀胱平滑肌,适合不能口服患者。药物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定期评估肝肾功能。

4、神经调节治疗

骶神经调节术通过植入电极改善膀胱神经控制,适用于顽固性尿失禁。经皮胫神经刺激无创调节排尿反射,每周治疗2次。治疗前需尿动力学检查明确神经损伤部位,术后需定期调试刺激参数。起效需4周以上,有效率约60%。

5、手术治疗

尿道中段悬吊术用聚丙烯吊带加强尿道支撑,治愈率80%。人工尿道括约肌植入适合严重括约肌损伤,需定期维护。手术前需排除活动性感染,术后避免剧烈运动3个月。高龄患者需评估心肺功能,必要时选择局部麻醉。

建议每日饮水控制在1500毫升,分6次饮用。避免咖啡、酒精等利尿饮品,夜间限水防夜尿。使用成人纸尿裤需2小时更换,便后清洗会阴。座椅加装防滑垫,卫生间安装扶手防跌倒。每周记录排尿日记,包括失禁次数和诱因,复诊时供医生参考。出现发热、腰痛或血尿需立即就医排查泌尿系感染。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狼疮性肾炎可以治好吗?

狼疮性肾炎通常可以控制病情进展,但完全治愈概率较低。狼疮性肾炎是系统性红斑狼疮累及肾脏的病理表现,治疗目标主要为缓解症状、延缓肾功能恶化。主要干预方式包括糖皮质激素治疗、免疫抑制剂应用、生物靶向治疗、血浆置换及支持性治疗。需根据病理分型及活动度制定个体化方案。

狼疮性肾炎的治疗效果与病理类型密切相关。I型或II型病变患者经规范治疗后,部分可实现临床缓解,尿蛋白和肾功能指标可恢复正常。III型或IV型患者需积极使用环磷酰胺或霉酚酸酯等免疫抑制剂,配合泼尼松等糖皮质激素控制炎症活动,多数患者病情可稳定。V型膜性病变对治疗反应较慢,但通过利妥昔单抗等生物制剂可能改善预后。早期干预可显著减少终末期肾病风险。

少数弥漫增殖性肾炎患者可能出现治疗抵抗,需调整方案为钙调磷酸酶抑制剂或联合血浆置换。合并严重肾功能不全时需肾脏替代治疗。妊娠期患者需调整用药方案避免胎儿畸形。感染、血栓等并发症会加重病情,需同步防治。部分患者会反复发作,需长期随访监测。

患者应定期复查尿常规、肾功能和抗体滴度,避免日晒和感染。饮食需控制盐分和蛋白质摄入,适量补充维生素D。适度运动可改善疲劳症状,但需避免过度劳累。严格遵医嘱调整用药,不可自行减停药物。出现水肿加重或尿量减少应及时就医。通过规范治疗和科学管理,多数患者可获得长期带病生存。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