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肿瘤科

宫颈癌会长东西吗?

| 1人回答 | 64次阅读

问题描述:
宫颈癌会长东西吗?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陈健鹏
陈健鹏 山东省立医院 副主任医师

宫颈癌确实可能伴随异常组织增生,主要表现为宫颈赘生物、菜花样肿物或溃疡性病变。宫颈癌的典型体征包括宫颈接触性出血、不规则阴道流血、异常排液以及盆腔疼痛。

1、赘生物形成:

早期宫颈癌常见宫颈表面粗糙颗粒状突起,随着病情进展可发展为菜花状或结节状肿物。这类增生组织质地脆硬,触碰易出血,通常通过妇科检查可见。人乳头瘤病毒持续感染是主要诱因,病毒基因整合导致宫颈上皮细胞异常增殖。

2、溃疡性病变:

中晚期可能出现火山口样溃疡,边缘隆起呈围堤状,基底覆盖坏死组织。这类病变常伴随恶臭分泌物,因肿瘤组织缺血坏死继发感染所致。癌灶浸润深度超过4毫米时,溃疡面积会显著增大。

3、宫颈肥大变形:

内生型宫颈癌表现为宫颈管膨大呈桶状,表面可能光滑但质地坚硬。肿瘤向宫颈间质深层浸润时,可导致宫颈体积增大2-3倍,通过三合诊检查可触及质硬肿块。

4、周围组织浸润:

晚期癌灶可向阴道穹窿、宫旁韧带蔓延形成冰冻骨盆,直肠指检可能触及宫骶韧带增厚呈条索状。肿瘤压迫输尿管时会引起肾积水,腹部触诊可发现盆腔固定包块。

5、转移灶表现:

远处转移至锁骨上淋巴结时可见淋巴结肿大,肺转移可出现咳嗽咯血。骨转移多累及脊柱和骨盆,表现为病理性骨折或持续性骨痛。腹腔种植转移可能形成癌性腹水。

定期宫颈细胞学检查联合HPV检测是早期发现病变的关键。建议21岁以上女性每3年进行TCT检查,30岁以上可联合HPV检测延长至5年筛查间隔。保持单一性伴侣、接种HPV疫苗、戒烟限酒等预防措施能显著降低发病风险。出现异常阴道出血或排液应及时就诊,阴道镜检查配合活检能明确诊断。确诊患者需根据分期选择锥切术、根治性子宫切除术或放化疗等规范治疗。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前列腺癌的好发部位

前列腺癌的好发部位主要集中在前列腺的外周带。前列腺是男性生殖系统的重要器官,位于膀胱下方,环绕尿道。前列腺癌的发生与腺体组织的结构和功能密切相关,其中外周带是前列腺癌最常见的发病区域。 1、外周带:外周带位于前列腺的后部和侧部,占前列腺腺体组织的70%-75%。由于该区域腺体组织密集,细胞更新活跃,容易受到致癌因素的影响,因此成为前列腺癌的高发区域。外周带癌变通常表现为局部硬结或结节,可通过直肠指检或影像学检查发现。 2、移行带:移行带位于尿道周围,占前列腺腺体组织的5%-10%。虽然移行带并非前列腺癌的主要发病区域,但随着年龄增长,该区域容易发生良性前列腺增生,可能增加癌变风险。移行带癌变通常与良性增生并存,诊断时需注意鉴别。 3、中央带:中央带位于前列腺的中央区域,占前列腺腺体组织的20%-25%。该区域腺体组织较少,细胞更新较慢,因此前列腺癌的发生率相对较低。中央带癌变通常表现为局部浸润,可能侵犯精囊或膀胱,需通过影像学检查明确病变范围。 4、前纤维肌肉基质区:前纤维肌肉基质区位于前列腺的前部,主要由纤维和肌肉组织构成,腺体组织较少。由于该区域腺体组织稀疏,前列腺癌的发生率极低。前纤维肌肉基质区癌变通常表现为局部浸润,可能侵犯膀胱颈或尿道,需通过影像学检查明确病变范围。 5、尿道周围腺体:尿道周围腺体位于尿道黏膜下层,腺体组织较少。虽然该区域并非前列腺癌的主要发病区域,但尿道周围腺体癌变可能表现为尿道梗阻或血尿,需通过尿道镜检查明确诊断。 前列腺癌的预防和早期发现至关重要。建议男性定期进行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检测和直肠指检,特别是50岁以上或有前列腺癌家族史的高危人群。饮食上,建议多摄入富含番茄红素的食物,如番茄、西瓜等,减少红肉和饱和脂肪的摄入。运动方面,适量进行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等,有助于改善前列腺健康。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久坐,戒烟限酒,有助于降低前列腺癌的发病风险。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