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科 > 内分泌科

糖尿病患者做手术前如何控制血糖?

| 1人回答 | 45次阅读

问题描述:
糖尿病患者做手术前如何控制血糖?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袁晓勇
袁晓勇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副主任医师

糖尿病患者手术前需通过药物调整、饮食控制和血糖监测等方式将血糖稳定在安全范围。主要措施包括遵医嘱调整降糖方案、优化碳水化合物摄入、每日多次监测血糖等。

1、药物调整

术前需由医生评估当前降糖方案,胰岛素治疗者可能需要改用短效胰岛素,口服降糖药患者需根据手术类型调整用药。二甲双胍片、格列美脲片等药物可能需在术前48小时停用以避免乳酸酸中毒或低血糖风险。对于血糖控制不佳者,可临时使用门冬胰岛素注射液或甘精胰岛素注射液进行强化治疗。

2、饮食控制

术前3天需保持均衡饮食,每日碳水化合物摄入量控制在130-150克,优先选择低升糖指数食物如燕麦、全麦面包。避免高脂高糖饮食,分5-6次少量进食有助于平稳血糖。手术前夜22点后禁食,但1型糖尿病患者禁食期间仍需基础胰岛素维持。

3、血糖监测

术前3天起每日监测空腹及餐后2小时血糖至少4次,目标值为空腹6-8mmol/L,餐后8-10mmol/L。使用持续葡萄糖监测系统者可观察血糖波动趋势。发现血糖>13.9mmol/L需及时处理,反复高血糖可能延迟手术安排。

4、并发症管理

合并酮症酸中毒者需先用胰岛素静脉滴注纠正代谢紊乱。存在糖尿病肾病者需评估肾功能,调整经肾排泄药物剂量。周围神经病变患者术中需特别注意体位保护。所有患者术前均应检查糖化血红蛋白水平。

5、应急准备

术前病房需备好50%葡萄糖注射液和血糖仪,全麻患者术中每1小时监测1次血糖。对于长时间手术,建议建立两条静脉通路分别输注胰岛素和葡萄糖。术后恢复饮食前继续静脉胰岛素治疗,逐步过渡到原有降糖方案。

糖尿病患者术前血糖管理需要多学科协作,建议提前1-2周开始准备。除严格控制血糖外,还需评估心血管风险、感染预防等情况。术后应继续加强血糖监测,早期下床活动有助于恢复。注意伤口护理和营养支持,高蛋白饮食配合维生素C有助于切口愈合。保持规律作息和情绪稳定对血糖控制具有积极作用。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腋窝淋巴结多大算正常

腋窝淋巴结的正常大小通常在0.5厘米至1厘米之间,具体大小可能因个体差异略有不同。淋巴结是免疫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负责过滤淋巴液和清除病原体。当淋巴结肿大时,可能提示身体正在应对感染或其他疾病。 1、正常范围:腋窝淋巴结的正常直径一般不超过1厘米。在健康状态下,淋巴结通常柔软、可移动且无痛感。如果淋巴结直径超过1厘米,可能需要进一步检查以排除潜在问题。 2、感染因素:细菌或病毒感染是导致腋窝淋巴结肿大的常见原因。例如,上呼吸道感染、皮肤感染或乳腺炎都可能引起淋巴结反应性增大。这类肿大通常伴随发热、疼痛等症状,感染控制后淋巴结会逐渐恢复正常。 3、免疫反应:疫苗接种或免疫系统激活也可能导致腋窝淋巴结暂时性肿大。这种肿大通常是良性的,无需特殊处理,随着免疫反应的消退,淋巴结会自行恢复。 4、肿瘤可能:在某些情况下,腋窝淋巴结肿大可能与肿瘤有关,尤其是乳腺癌或淋巴瘤。肿瘤引起的淋巴结肿大通常质地较硬、固定且无痛,需通过影像学检查和活检明确诊断。 5、其他原因:自身免疫性疾病、药物反应或慢性炎症性疾病也可能导致腋窝淋巴结肿大。这类情况需要结合病史、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结果综合判断。 腋窝淋巴结的健康状态可以通过定期自检监测。日常生活中,保持均衡饮食、适量运动和良好作息有助于增强免疫力,减少淋巴结异常的风险。若发现淋巴结持续肿大、质地变硬或伴随其他不适症状,建议及时就医,通过超声、CT或活检等检查明确病因,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