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58次阅读
骨折固定的主要目的是保持骨折端稳定、促进愈合、减轻疼痛并防止二次损伤。固定可通过限制患肢活动避免骨折断端移位,同时为骨骼再生创造良好力学环境,减少并发症风险。
骨折固定能够维持骨骼正常解剖位置,使断裂的骨块在正确对位状态下愈合。固定装置如石膏、支具或内固定器材可分担骨骼负荷,降低肌肉牵拉或外力冲击导致的错位风险。稳定环境有助于纤维软骨痂逐步转化为骨性连接,缩短愈合周期。固定还能减少骨折端异常摩擦引发的剧烈疼痛,改善患者舒适度。对于开放性骨折,固定可保护暴露骨组织免受污染,降低感染概率。儿童骨折后固定能防止骨骺损伤导致的骨骼畸形,老年人固定则避免长期卧床引发的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
骨折后应严格遵医嘱保持固定装置清洁干燥,定期复查评估愈合进度。恢复期可适当补充富含钙质与维生素D的食物如牛奶、鱼类,避免吸烟饮酒影响骨骼修复。固定期间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肌肉等长收缩训练,防止关节僵硬与肌肉萎缩。拆除固定装置后应循序渐进恢复关节活动度,使用拐杖等辅助器具逐步增加负重。